本报西宁电
一项旨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新模式,正在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的青海省得到试验和推广。一年来的试点表明,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取得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青藏高原地区高寒草地畜牧业的持续、高效发展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日前,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的全国草原工作会议上,国家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评价说:“青海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大力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在省内六州牧区试验推广生态畜牧业新模式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孕育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湄公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被誉为“中华水塔”。该省境内拥有天然草场5.47亿亩,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51%,是我国五大草地畜牧业发展基地之一。
过去,“合家一顶帐房,坐拥千只牛羊”是青海畜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牧民只注重牲畜数量而忽视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长期以来的过度放牧使广袤的牧场不堪重负,近年来千里草原退化、沙化严重,草畜矛盾突出,草原生态日益恶化,甚至威胁着青藏高原和江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
青海省副省长邓本太说,为了有效保护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青海省提出了“生态立省”的发展战略。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在注重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成为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新课题。
其实,自上世纪80年代初实行草场承包制度至今,青海省为推动畜牧业发展实施了一大批工程措施,用于改善畜牧业生产,提高牧民生活条件,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但从目前情况看,该省内牧区草地畜牧业发展仍然面临草畜矛盾突出、生态压力巨大和收入增长缓慢等突出问题。
2008年初,青海省委、省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构想,畜牧主管部门随后在省内玉树、果洛、黄南、海南、海北、海西等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选择了7个牧业村,进行了生态畜牧业发展建设试点工作。
邓本太说,正在青海省内六州牧区试验推广的生态畜牧业,是一种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以推进草畜平衡为核心,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关键,以建立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为重点,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加快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草地畜牧业发展新模式。
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作为世界公认的“超净区”之一的青海省着力打好“绿色牌”和“生态牌”,积极发挥草原牧区“天蓝、水清、草绿、空气清新”的环境优势,通过一年多的积极努力,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在全省牧区推广积累了丰富经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牧民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试点村牧民们在“自愿、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下成立了不同形式、内容和规模的专业合作社,并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自我发展、积极参与市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试点村近一半牧民已自愿加入不同形式的专业合作社,一些村牧民加入率达到90%以上,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
其次,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各试点县捆绑项目和资金,加大畜棚、围栏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截至今年6月底,7个试点村已累计完成投资1732万多元,建成畜棚127栋1.52万平方米,贮草棚63栋2500多平方米,维修及新建草场围栏383公里,种植饲草料6500多亩,修建牲畜免疫注射栏78处。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快、质量高。
第三,畜种改良步伐明显加快,以草定畜顺利推进。各试点地区把加快畜种改良和本土品种选育作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突破口,加大种畜鉴定、淘汰和引进力度,使牲畜个体的生产性能不断提高。同时,试点地区加强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工作,相继完成草地草产量测定和载畜量核定,以保证草场资源平衡利用。
此外,牧民收入得到一定程度提高。试点地区通过草场、牲畜作价入股、按股分红,建立完善的畜牧业生产指标考核和奖赔机制,或通过契约形式规范草场有偿流转行为,使牧民收入从体制上得到了有效保障,为牧民放心地脱离畜牧业从事第二、三产业奠定了基础。同时,试点县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挖掘畜牧业生产潜力,一定程度上促进牧民群众实现创收、增收。
“生态畜牧业建设是一项效益明显、利在长远的事业”
试点一年来,各试点村探索出3种具有推广价值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新模式:一是以合作社为平台,实行牲畜、草场股份制经营的发展模式;二是以草场流转、大户规模经营、分流牧业人口、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为特点的发展模式;三是以联户经营、分群协作、优化产业结构、保护草原生态为特点的发展模式。
青海省农牧厅畜牧处处长党陈延认为,这3种发展模式中,以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苏吉滩乡苏吉湾村为代表的第一种模式效果最好。
苏吉湾村是一个以藏族为主,蒙、汉、回、土等5个民族聚居的纯牧业村,共有117户481人,全村拥有草地5.27万亩,耕地4300亩,各类牲畜1.28万头(只)。去年被确定为生态畜牧业发展试点村后,这个村开创了一种以牲畜、土地折价入股,草场随畜计价流转,劳动力专业分工,生产指标量化,用工按劳取酬,利润按股分红为主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股份制经营模式。短短一年时间,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就为全村带来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效果。今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至少可达5800元,比去年增长1000元以上。
邓本太认为,不论从青海省畜牧业发展本身,还是从藏区发展大计看,目前进行的生态畜牧业建设都是一项效益明显、利在长远的事业。这种探索的核心主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入手,打破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形态,提高畜牧业发展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提倡建设养畜、科学养畜,走产业化的路子。在建立各类合作组织,加快草场流转,牲畜折价入股,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从根本上解决草畜矛盾和生态压力,从而解决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人、草、畜三者之间的矛盾,遏制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青海大规模推广生态畜牧业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邓本太说,推广生态畜牧业在设施建设方面要增加投入,青海地方财力有限,需要国家的支持。国家在青海重点投入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生态资源合理利用、永续性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他说,就高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来分析,生态保护中的工程措施只能治表,而改变发展方式问题才是治本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