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建设在危机中提速
    2009-11-05    作者:本报记者 尹乃潇    来源:经济参考报

    11月4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开建。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加大铁路建设力度作为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00亿元。”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司长杨忠民说,目前是我国铁路建设投资最大、项目最多、建设速度最快的时期。

    铁路迎来发展黄金机遇期

    一直以来,我国铁路建设长期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9.6%,而铁路年均增长只有1.4%。
    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事实上,我国铁路历史欠账很多,需要弥补,需要发展。现在我们有项目,有资金,有人才队伍,又有了这么大的政策支持力度,可以说,现在是我们铁路发展的黄金机遇期。”铁道部总规划师郑健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除了政策支持,从我国的能源紧张状况、铁路的建设成本等多角度考量,目前都是建设铁路的有利时机。
    杨忠民表示,目前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铁路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同时铁路本身又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四车道高速公路每公里占地115亩左右,而高速铁路每公里占地仅55亩左右,能耗仅占全交通行业的1/10。
    记者了解到,按照铁路建设规划和目前的建设进度,到2012年,我国铁路将发生历史性变化,营运里程由2002年的7.2万公里达到12万公里以上,电气化率、复线率均达到50%以上,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将基本形成,届时,铁路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将基本消除。

    多重优势助推铁路建设大发展

    在新一轮铁路大建设中,形成了国家、地方、企业多方联手加大投资的格局。铁道部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完成投资3375亿元,同比增长88.65%;今年1至10月份,全国铁路基本建设共完成投资3906.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5%,铁路共完成新线铺轨4705公里。
    中国政府出台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直接刺激了铁路建设。一揽子计划要求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增投资计划中,重点加强了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运输体系,特别是围绕发挥中西部地区优势,建设煤运通道、西部干线铁路和机场。根据一揽子计划,铁路部门启动了大量储备项目。
    “这是我国的政策优势和体制优势。”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说,我国的体制优势,有力地推动了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如果没有这样的体制优势,这么大的投资,这么大规模的建设都是无法想象的。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和经济体制改革在为铁路发展提供保障的同时,促进了铁路生产力的释放,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快了铁路现代化发展。

    铁路拉动作用显著

    有专家表示,铁路投资1元钱,大约可带动GDP增长10元钱左右。
    按照今年建设投资6000亿元,根据铁路基本建设的定额来换算,将创造或保留就业岗位600万个,消耗钢材2000万吨,水泥1.2亿吨,石类材料1.9亿立方米,砂类1亿立方米,汽柴油330万吨等相关材料,还需购510亿元各类设备。另外,在6000亿元之外,还有大概1000亿元要用于既有线改造和机车车辆购置等。
    中铁的三季报显示,受益于去年以来国家基建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张,特别是始于去年第四季度的宏观刺激政策,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新签合同额及未完工合同额均出现大幅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新签合同4157.5亿元,同比增长69.4%;截止到9月底,未完工合同5865.2亿元,同比增长44.1%。
    京津城际铁路作为我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运行一年多来在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上半年,北京市GDP总量实现5780亿元,增长10.1%;天津市GDP总量实现3580亿元,增长16.6%,两地的GDP增长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关稿件
· 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8万公里 2009-08-12
· 中国铁路步入“动车时代” 2009-04-02
· 中国铁路首次开行卧铺动车组 2008-12-22
· 中国铁路刷新蓝图 2008-11-28
· 铁道部获准发行200亿元中国铁路建设债券 200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