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10-29 作者:本报记者 肖莹莹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正如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在28日的清华管理全球论坛上指出的那样,“中国企业必须走向国际市场,这是非常确定的,尽管在走向国际市场过程中失败多于成功,但不能停止尝试”。
毫无疑问,对于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中国来说,让国内企业“走出去”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然而,在全球经济即将复苏和人民币升值压力日渐加大的背景下,如何让中国企业提高海外投资和收购的质量和效率、避免重蹈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海外扩张失败的覆辙,却是亟待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有着多年国际化企业领导经验的赵令欢总裁指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需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首先,动机要纯,“为了冲动不能做,为了虚名不能做”,必须要有海外投资的迫切性。其次,要先占领中国这个根据地,中国在今后十年可能是世界上最大和成长最快的市场,而中国的企业做自己的本土市场比任何其他外国企业都有优势。最后,要做好准备,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巧,不行要请别人帮忙。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要能经受得起失败。
参加同一组讨论的美国凯雷集团共同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大卫·鲁宾斯坦在听完赵令欢的发言后立即表示赞同。他表示,中国企业在做好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要积极进行海外的投资或者并购,“要避免海外投资或收购的失败就必须进行尝试,而且这对于缓解中国外汇储备的压力也有帮助”。
中国鑫根资本创始人曾强则补充指出,当前中国企业有很好的海外投资机会。在全球最适合做资产并购的纽约,当地大多数的基金公司并没有足够的现金,而拥有资金的中国企业缺乏专业知识和人才,现在我们可以建立一座桥梁,把美国专业知识和中国的资本联系起来,做一些全球的整合。
此外,与会的中外专家还认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应借鉴欧美跨国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毕竟投资和并购只是第一步,企业要成为跨国公司就必然涉及文化、价值、责任等等一系列问题,这都需要以良好的公司治理体制为基础。曾强认为,“中国在海外并购当中,不应该仅仅花钱买一个东西,要想成功,应该管理一个东西;要学会放弃中国人的思维,学会用美国的思维管理美国企业、用意大利思维管理意大利企业。第二,未来中国要做海外并购,最重要的是把非经济因素考虑进去,特别是工会、人员和法律等因素,还要有本土化的管理方式。”
沃尔玛百货公司首席执行官麦·道克先生介绍了沃尔玛在增强企业员工文化认同感方面的经验。他指出,虽然沃尔玛是全球运营的公司,但公司希望顾客认为这是本地的商店。沃尔玛在中国每一个商店的经理都是中国人,“虽然我们可以给在中国的经理人带来一些体制和想法,但我们还是希望由本地人进行本地公司的管理。我给他们很多自由,让他们进行本地化,因为他们是服务于本地客户”。
同样具有丰富海外市场运营经验的利丰集团主席冯国经博士指出,最有效的做法是确保全球各个部门运营都属于当地社区,深深扎根于当地社会。他说,“应当把具体的分支机构尽可能地本地化,这样将是最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我们甚至还建立了和员工家庭之间的关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