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采购方式变化折射60年商业模式变革
    2009-09-16    魏宗凯 王欣颖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报上海电  从最初的供销社、合作社、百货大楼,到超市、便利店、专卖店、大型购物中心、网上商城,短短60年间,我国历经了发达国家零售业态150年的沧桑变迁。
    据商务部监测,2008年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从1949年的140亿元,到2008年的10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年翻了700多倍,平均每年增长12倍,中国人的商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仅是商品的丰富程度,购物渠道、方式乃至理念都与60年前有着天壤之别。
    今年74岁、家住上海浦东新区的杨德明老人还清楚地记得,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大跃进”开始之前,中国的商业结构一直是国营商业和集体商业占据主流,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为辅,“洋火、洋油、洋布、洋伞”成了那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虽然当时的物资比较贫乏,但久经战乱之苦的中国人还是尝到了新生活的“甜头”。
    接下来的20年,在杨德明的印象中基本上是在“凭票供应”中度过的,“买啥都要票,几乎涉及到所有生活用品,”杨德明称,当时除了人民币之外使用最广泛的是粮票,直到1993年才退出历史舞台,现在粮票成了一种收藏品。
    老杨称,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商品较为短缺,有供应票也要排队,百货大楼里商品最齐全,所以排队的人也最多。“30年前最抢手的商品基本上是‘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20年前是彩电、冰箱、洗衣机这些家用电器”,杨德明说,现在一些超市促销时,还能看到一大早就有人排队,大多数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触景生情让人感慨。
    当时在农村,购物范围基本锁定在供销社。后来随着国家逐步取消商品统购统销政策,加之供销社由于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很快就被新兴发展起来的个体户所取代。
    在杨德明的儿子杨国青的记忆里,大约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百盛、家乐福、易买得等大型超市在上海接连开出,很快就成了市民最喜欢的购物场所。后来社区便利店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购物变得更加方便。于是平时去便利店、周末逛超市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杨国青称,小时候家里的电器只有一台收音机,现在家中电器几乎一应俱全,仅液晶电视就有3台。“现在家电连锁店几乎覆盖了市内所有商圈,选购家电很方便,由于商家经常搞促销,家用电器价格也便宜得让人不敢相信”。
    而作为80后的孙女晓莉购物范围则更广泛了,距离最近的是足不出户在家“网购”,中短途购物除了在超市和商场购买日用品外,偶尔还会到Shoppingmall、品牌折扣店狐狸城(FOXTOWN)和市郊的“奥特莱斯”(OUTLETS)选购衣物,距离再远一些的是和好友飞到香港“血拼”买化妆品和服饰。晓莉最喜欢的购物方式则是逛街,到一些不知名的小店里“淘”自己喜欢的东西。
    如今,老杨对过去购物的回忆常常让孙女晓莉难以相信居然还有有钱买不到东西的时代,而孙女的购物方式则让老杨难以理解买卖双方不见面也能通过互联网达成交易,但这并不妨碍祖孙之间的亲情———老杨每逢周末就到附近的菜场和超市大采购,让老伴做些好吃的等孙女回来;晓莉也经常在淘宝网上买些剃须刀、保健品和地方土特产回来孝敬老人,最近还从网上买了一只宠物狗给老人解闷。
  相关稿件
· 铁道部:以政府采购方式扶持自主创新产品 200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