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 中国银行业仍面临风险
——与巴曙松的对话
    2009-09-15    本报记者:刘振冬    来源:经济参考报

  高资本消耗业务模式导致资本充足水平回落显著,反映了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路径依然以外延扩张为主要特征

  2009年信贷投向集中于期限较长的大型基础设施,因此货币政策调整的余地较小,以后几年信贷增长都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回落

  全国有接近4000个各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到2009年中各种投融资平台的负债迅速上升到5万亿元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

  金融危机爆发整整一周年,全球金融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在这轮金融风暴中,中国的金融机构得以独善其身,但在后危机时代,中国的银行业面临哪些挑战?又存在哪些机遇?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
  记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中国经济复苏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中资银行面临哪些系统性风险?
  巴曙松:经过危机的洗礼,中国的金融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依然有不少的压力正在逐步呈现出来。首先,高资本消耗业务模式导致资本充足水平回落显著。这反映了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路径依然以外延扩张为主要特征,这种业务发展路径是典型的高资本消耗特点,风险权重高的贷款业务占比居高不下,对资本充足率提出了高的要求。这也凸显出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降低,以及资本金补充渠道并不顺畅的缺陷。
  其次,政策逐步退出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节奏,就可能使信贷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美联储现任主席伯南克近期一直在强调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何退出,以增强全球金融市场对于美元的信心。中国经济比美国经济触底复苏更早,因此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涉及到对实体经济复苏程度和趋势的复杂判断,如果政策退出的力度和节奏掌握失当,就可能导致银行体系信贷市场的大幅波动。同时,从2009年以来扩张性政策的特征看,信贷投向集中于期限较长的大型基础设施,因此货币政策调整的余地较小。从2009年投放的项目看,2010年及以后几年的信贷增长都不太可能出现大幅的回落与压缩。
  第三,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资产质量压力面临考验。虽然截至2009年6月末,中国境内商业银行继续保持“双降”,不良贷款余额5181.3亿元,比年初减少421.8亿元;不良贷款率1.77%,比年初下降0.65个百分点,但随着中国经济在危机冲击下企稳复苏,宏观决策者必然会将政策的重点从刺激经济转向结构调整,这包括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以及对特定行业的调整等等。从宏观趋势看,中国经济正面临从外需占据主导地位转向扩大内需的过程,中间面临许多产业和资源的重新配置,也考验银行的风险把握能力。
  第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凸显风险隐患。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有接近4000个各级政府投融资平台,2008年初,各种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总计1万多亿元,到2009年中,则迅速上升到5万亿元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这不仅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而且贷款都集中在回收周期比较长的基础设施领域,也增大了贷款的集中度风险。
  此外,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条件已经具备,银行资金的流入需要关注。在应对危机的扩张性政策推动下,中国的资产价格在2009年出现了强劲的上扬,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其价格上涨速度超乎市场预期。这些行业,特别是房地产行业与银行业的互动关系异常紧密。
  记者:面对这一局面,应如何加强风险管理?
  巴曙松: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在相对复杂的经营环境下,需要对宏观形势进行客观的分析与把握:第一,改变当前高资本消耗的传统发展道路,拓展新的业务模式。第二,综合运用利润留存转增资本金、股票市场定向增发或配股、发行可转债、发行次级债等方式解决资本金不足问题,同时,通过与保险、基金、财务公司合作,解决次级债持有问题;积极拓展多元化的资本补充渠道,同时,更加强调自身盈利能力的提高来获得资本的补充。第三,适当调整自身信贷政策,在对贷款总量进行调节的同时坚持合理的风险定价。第四,主动顺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进行资产结构的调整。第五,严格监控银行资金流入资产市场的规模与比例。第六,及时足额提取拨备,提高拨备充足率水平。
  记者:当前,中国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给中资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机会?
  巴曙松:首先,中国经济良好的增长前景和强大的增长动力,是支撑中国的银行经营最为关键的因素。第二,产业区域转移加快银行业调整区域布局。在成本增加和市场萎缩的双重挤压下,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逐步梯次迁往内地。同时,中西部地区相对来说受到出口和外资的冲击较小,这些因素综合决定了此次金融危机中中西部地区的复苏和增长速度快于沿海地区,从长期看,将逐渐缩小与沿海地区差距。这无疑为银行提供配套金融服务、更好地拓展中西部市场提供了新的机会。同时,监管部门也放松了中小银行跨区设立分支机构的准入限制,为大型银行调整区域布局、中小银行跨区域拓展业务提供了契机。第三,把握银行业面临的新的业务机会。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跨境企业避险、套利的需求加大。这有利于促进银行本外币、离在岸和境内外联动业务的深入开展,带动基于本外币汇差、利差的结构性避险增值类产品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银行债券发行承销、专项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并且进一步拓展了银企合作的空间。此外,居民资产配置的动态调整,只要银行不断丰富产品体系,主动适应客户需求变化,当前形势下财富管理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最后,同业竞争格局与策略变化加速银行业调整。国外许多大的金融机构在此次金融风暴中受到程度不同的冲击或损害,从而使一些优质高端客户选择到中资银行开办业务,中资银行的声誉显著提高。在国内银行市场上不少同业实施了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调整策略,收缩或退出了某些业务与市场,进而为其他银行有选择性地介入腾出了相应的空间。另外,当前基金、证券、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抱团过冬的合作意识明显增强,这给银行更好地拓展同业业务和开展产品交叉销售带来了大好机会。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