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多亿元民资打造“草根金融”的温州模式
    2009-07-31    本报记者:张和平    来源:经济参考报

    王媚青,温州市苍南县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农家妇女、小老板。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机把她不起眼的企业给冲垮了。她不怨天尤人,另找门路东山再起,向同村的一位企业家和亲戚朋友借款500万元。众人慷慨相助,不要王媚青老厂房抵押,也不用请人担保。王媚青便利用当地产业集群优势,转身办起了印刷厂,走上转型升级之路。
    温州人就是这样,在这场金融危机面前,自强自立,永不言弃,在浓浓的“抱团”理念氛围里,跌倒了重新爬起来。这其中,民间资金功不可没。

    温州民间流动资金知多少?

    温州是中国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之一,“民资殷实”构成温州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温州民间流动性资金到底有多少,由于散在民间难以精确统计,对此众说纷纭,政府部门、金融部门、专家学者谁也说不清、道不明。
    长期从事金融工作的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分行信贷处处长刘守谦向记者分析称,到2009年5月底,温州市储蓄额达2506.5亿元人民币,经人民银行的抽样调查,民间借贷650亿元左右,这就有3156多亿元,这还不包括25万左右个体户的存款、量大面广的社会集资、通过400多家注册与不注册的担保公司、几十家典当行发生的中介性民间借贷,也不包括60万海外温州商人在温州的个人外汇存款25.53亿美金。据此,他保守地分析,温州民间流动资金逾3000亿元。
    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提供了另一方面的调查情况。他说,“我们研究的民间资本,专指民间流动性资本,是指民间用于生产投资和流通中的货币资本。近几年来,我们通过连续的跟踪调查、系统的抽样分析、科学的分类定义,初步统计出温州民间流动性资本的大致数量,且掌握了温州民间流动性资本的规律性发展情况。”按照2008年底他们对温州市258家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测算,截至2008年10月末,温州辖区内民间流动性资本规模已经超过3370亿元,比2006年末增加1170亿元,增长23.77%。且民间的流动性资本总量在逐年递增,2008年温州民间流动性资本量已经超过2003年的1倍多;从2003年到2008年,年均递增17.57%。
    张震宇称,他所称的这项民间流动性资金剔除了民间资本中错综复杂的人文关系资本、实物形式的固定资产、银行体系内较为稳定的本外币储蓄存款等。
    据此,业内人士分析,如果包括全市民间2506.5亿元人民币的储蓄量、25万左右个体户的存款和个人外币存款额,那么,实际上温州民间流动性资金将远远超过6000亿元。这个说法与此前一些专家的分析大致吻合。

    “草根金融”不良贷款额为全国同等城市最低

    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分行有关专业人士称,今年1季度,全市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借贷37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18%。今年1季度,民间借贷650亿元,同比增加100亿元,增长18.19%。温州是国家金融利率监测点,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分行民间利率监测提供的数据,当前民间借贷月息千分之十点三九(年利率12.46%)。据记者调查,实际利率要高一些。
    温州市民间资金的兴起、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资金是市场经济的血液,集资办产业在温州民间有良好的传统。上世纪80年代初,敢为人先的温州人在全国率先勃兴市场经济,大办家庭工业、个体经济,其中奥秘之一,靠的就是民间资金的互助集聚。在市场的草创时期,广大群众不可能获得银行贷款,他们通过个人、社会集资和民间借贷等各种形式,股份合作、互诚互信、互助互利,共同办工厂、兴三产、投教育、搞体育、创各类社会文化事业等,走出了一条“草根金融”闯市场的温州之路。 
    刘守谦称,近8年来,温州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额都呈逐年下降趋势,到去年底,不良贷款率下降为0.68%,不良贷款额为22.89亿元,为全国同等城市最低,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肯定。他认为,这与民间资金化解金融风险分不开。
    去年下半年以来,一场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席卷温州,许多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从11月起,为了刺激经济,国家实施了高速信贷投放政策,银行新增贷款持续出现了井喷态势。但是,许多专家认为,虽然当前信贷已出现爆发式增长,但考虑到银行本身的信贷行为却并未显示出愿意承担更多风险的倾向,由于信贷依然集中于票据和“国”字头领域,大量非“国”字头领域信贷需求和供给依然乏力。 
    这一分析在温州得到了验证。温州的企业以“民”字头和“小”字号为主。全市工业企业14多万家,民营企业占90%以上,其中年产值500万元的规模以上的企业7480多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仅600多家,其余皆为中小企业。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事实上,大量的民间中小企业还是与银行的贷款无缘。
    “各大商业银行过去是乱贷,现在是惜贷”。资深金融人士、温州乐清正泰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李阳如是说。
    李阳认为,在商业银行看来,许多中小企业是劣等客户,是“三不做”的生意:个人担保不能做,额度太小不想做,风险太大不敢做。这些中小企业自生自灭,抵押物不足,产品小打小闹,企业规模档次低,始终是大银行“遗忘的角落”,甚至连信用社也不敢伸手。
    “穷帮穷,富帮富,民企找民资。”一位永嘉县中小企业主说。

    进入民间借贷的资金约有500亿元

    说到民间资金,苍南县龙港镇博斯特公司董事长杨介梁深有感触。这家出口企业主产贺卡、文具、圣诞礼品等,金融危机导致订单急剧下滑。他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变通应对,产品由大缩小,包装从精变简,卖价从1元降为3毛,迎合西方人压缩开支的消费新趋势。而且逆势而上,抓住一些企业倒闭的机会,年初投资200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
    他的企业小,银行看不上,只给少量的贷款。他拿出600万元自有资金,搭上住房和增购的10亩土地作抵押,资金仍有很大的缺口。在这种情况下,他以支付1.5%的月息向民间资金借款200万元,及时缓解了资金难。
    “民间资金是雪中送炭,我们离不开,它简便快捷,不用抵押,不用担保,有时连张借条也不用打,就是利息略高一点,但我能承受,比那些不‘靠谱’的高利贷、抬会、标会,实惠、安全多了。有了民间资金,我不但死不了,还能活得好。”杨介梁说。
    为了转型升级,他又决定今年下半年投资600万元,引进一条德国全自动信封机生产线,生产银行、电信寄送用户消费账单的一次性自动封口的信封,填补温州市的空白。他表示,这600万元的来源就靠民间资金,有它作支撑,还可以及时解决资金周转、原材料现用现买等问题,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依靠民间资金,预计今年的产值将达4000多万元,比去年增长1倍。
    在活跃的民间资金中,分布城乡各地的典当商行、担保公司、投融资公司等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0多年来,温州优秀企业家方崇钿创办的苍南县方鑫典当公司即使在众多的金融机构层层“包围”中,锁定广大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仍以借贷灵活,手续简便,诚信度高等优势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尤其在危机为寻求转型升级的企业“输血接氧”出了大力。
    2008年底,苍南县一家印刷包装企业认为当前“危”中有“机”,决定利用投资成本较低的机遇新建一幢厂房,新购一台德国产“海德堡”全自动印刷机。但是,银行门槛高,四处借贷无门。企业主便向方鑫典当公司求助。公司董事长方文翔基于对当地企业和印刷市场的深透了解,当即决定借款500万元。从而使这家企业顺利地购进设备,建起厂房。今年初,这家企业新的印刷包装生产线正式投产。预计今年可新增产值、销售2000万元,税收200万元。
    据温州市金融办介绍,当前进入民间借贷的资金大约有500亿元。

    “民间银行”异军突起

    去年底,中国著名“低压电器王国”的柳市镇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上午,生产低压电器的浙江通用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振清心急火燎地来到乐清市正泰小额贷款公司,要求马上贷款200万元。
    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李阳问:“这么急,要这么多的钱干啥用?”许振清说“金融危机使我的产品销路萎缩,逼得我另起炉灶上新产品,花重金从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引进一个专利技术产品,开发了智能型漏电断路器。刚才江西一家电力公司来电,要我一周内发180万元的货,我急需200万元流动资金。如果接不来,这碗饭就被别人‘端’走了。”
    李阳说,“行,有担保人吗?”许振清马上叫来当地一位老板朋友作保。李阳立即在200万元的贷款申请单签了字。当天下午,这笔钱就到了许振清的账户,他大喜过望。
    许振清告诉记者“为这事我先到银行求贷,人家回复道,你没什么好抵押的,难办。就算有抵押物,审批流程快则半月,长则一、二个月。可我到小额贷款公司,又快又便也不用求,资金用3个月后马上还,不积压,省成本。到目前止,他已向正泰小额贷款公司贷了4次,总计300万元。”
    李阳对记者说,他对当地数千家企业的“底数”比较了解,每个企业在他心中都有一本账,贷给谁、贷多少基本能把握住。
    另一位小企业主郑乐琴告诉记者,近半年多来,她为了对付原材料上下波动的不利因素,利用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快速、便捷的优势,原材料一降就贷,贷了就“吃”,一升就还,把小额贷款公司当作自己的“财务部”,有效地抵抗了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
    2008年10月以来,温州市城乡各地崛起的8家小额贷款公司和2家村镇银行,成为“草根金融”一支新军。它的资金来源就是民营企业和民间个人资金,这些民资通过小额贷款公司从“地下”转到“地上”,进行“阳光”运作,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
    主产汽摩配件刹车片的瑞安市华驰机车部件公司是家小微型企业,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其低档产品失去了竞争优势。该企业想投资技改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质量。但因厂房租用,无抵押品,求贷无门。瑞安市华峰小额贷款公司给予有力支持,前后4次放贷780万元,及时帮助企业走出了困境。
    瑞安市华峰小额贷款从公司2008年11月开办至今年6月中旬,已累计向本市机械制造、汽摩配、制鞋业、印刷、包装、轻纺业等中小企业发放小额贷款6.3亿元,计677户,贷款余额2.8亿元,其中对中小及微型企业累放贷款约占总累放贷款的70%。为缓解小企业融资难发挥了“草根金融”有效的补充作用。
    为了有力支持中小企业,温州市各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创新贷款模式,分别推出事业人员和公务员名誉担保(按职务、级别不等,可担保10—50万元)、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农房抵押贷款、农户联保贷款、股东企业股权质押贷款等,这些新型的质保贷款受到了广大中小企业的欢迎。
    据了解,截至2009年5月末,温州全市8家小额贷款公司和2家村镇银行累计发放贷款38.26亿元,贷款余额17.06亿元,贷款总户数5000多家,其中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占60%左右,平均利率15.56%,低于民间利息资本。
    浙江省金融职业学院教授应宜逊认为,温州的民间可流动资本不但数量多,而且“嗅觉”灵敏,灵活性、趋利性强,抗风险能力强。总体上说,在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中,其作用是积极的、正面的。它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支持了小企业的创新、转型,这是大银行和财政所难以做到的。温州民间资本的这种特点和作用,是与当地的经济文化背景分不开的。温州有良好的商业文化底蕴,又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民营经济极为发达,市场经济较为完善,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位居国内一流。
    今后,应当进一步发挥温州民间流动资本的作用,其必要措施之一是造就真正的“草根”金融,允许“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发起组建承担无限责任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这应当作为‘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区’的重要内容”,应宜逊说。

  相关稿件
· 中外银行逐利草根金融 2009-07-29
· “草根金融”须摆脱“双手互搏”困境 2009-07-15
· 黄孟复:建议进一步放宽“草根”金融 2009-07-09
· “草根金融”对接“草根产业” 2009-05-04
· "放贷人条例"加速制定 草根金融有望阳光化 200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