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采购增强山东焦协价格谈判“话语权”
    2009-07-29    本报记者:吕福明    来源:经济参考报

    继今年1月23日首次对外集中采购大宗焦煤之后,时隔半年,山东省焦化行业协会再次代表会员企业面向全球集中采购。尽管采购数量有所减少,但其象征意义不可小视。协会负责人表示,这种联合统一采购明显使焦化企业在价格谈判中占据优势,“话语权”得到提升。

    “抱团取暖”赢取行业发展新优势

    金融危机抑制了全球钢铁需求,并迅速波及上游焦炭生产,国内焦化行业普遍限产,行业利润几乎在瞬间蒸发。去年11月份,国内焦炭价格从3000多元/吨跌至1200元/吨,一些企业焦化开工率只有30%左右。
    不期而遇的寒冬下,山东省55家焦化企业选择了“抱团取暖”,2008年5月份自发组建了纯民营的行业协会。山东省政府对焦化协会的组建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在金融危机寒风最凛冽之时,由当时的山东省经贸委、发改委、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支持重点焦化企业发展,推进焦化行业结构调整。这是山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首个提振行业信心的专门文件。
    今年1月23日,山东省焦化行业协会便代表全省55家规模以上焦化企业,与瑞士嘉能可国际资源有限公司、瑞士国际冶金资源有限公司签订2000万吨优质炼焦煤采购意向合同。这笔合同额约30亿美元,占山东省炼焦原料用煤量的30%以上,是迄今为止山东焦化行业最大一笔海外集中采购业务。
    山东省焦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有55家,产能达4500万吨,每年需用原料煤约6000万吨。当时,国内主焦煤价格1350元/吨左右,而国际价格约80美元/吨,到岸价约1000元/吨。山东省焦化行业协会会长王清涛表示,山东焦化此次海外集中采购,是为国内经济回暖提前做好生产准备。
    3月18日,山东省内45家焦化企业联合组建山东焦化企业集团,产能达300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焦化企业集团。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回暖,为平衡国内外煤炭市场价格,7月20日,山东焦化行业协会再次代表15家企业会员集中采购。此次招标的煤炭包括气煤、肥煤、贫瘦煤、主焦煤等八个品种,主要合同期从今年8月份到明年3月份。此举,再次为煤炭行业所瞩目。

    国内煤炭“坚挺价格”能否持续

    今年一二月份,由于前期钢铁企业焦炭库存消耗到一个低水平,加上春节期间企业要拉升库存,致使国内煤价开始上涨。直到目前,这种涨势步幅虽小,却未曾停留。
    期间,国内外煤炭价格出现一定落差。国际煤炭市场价格一度跌破70美元,协会今年以来从澳大利亚进了八九船焦煤,价格也只有939元/吨,平均比国内低160元/吨。目前,中国产煤大省山西的主焦煤出矿价已涨至1100元/吨。
    二季度,随着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恢复,迎峰度夏期间煤炭消耗的增加,煤炭市场价格小幅上扬。来自官方的数据表明,当前中国煤炭进口在小幅增加。据青岛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山东口岸进口煤炭87.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3倍。
    进入6月份,中国的一些钢铁厂和焦化厂开始扭转亏损状态,焦炭价格上涨到1700元/吨。山东煤炭产能稳定在1.4亿吨左右,今年虽然增加了龙固矿、赵楼矿等新投产矿井,但同时将关闭全省产能九万吨及以下的小煤矿,煤炭产能保持稳定。“限产保价”已经成为煤炭行业的一致共识和统一行动。
    煤炭的强势,不只是缘于煤炭行业的团结,还缘于对未来市场需求的信心。主要供应澳大利亚所产炼焦煤的瑞士嘉能可公司负责人认为,世界经济复苏是一个定势,后市炼焦煤仍将处于相对紧张的供应状态。煤炭作为化石能源的稀缺性不存在争议。
    但山西焦化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岗峰认为,当前煤炭价格尚未见底。相比钢铁、焦化企业的前期亏损状态,煤炭企业始终保持较高的盈利是不正常的。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黄金干也表示,尽管当前焦化行业生产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但产能过剩与需求萎缩的矛盾仍然突出,出口下降形势短期内难以改变,市场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统一采购避免重蹈昔日钢铁业覆辙

    进口主焦煤低灰、低硫、粘质较国内要好,这使得进口煤很受企业欢迎。加上国内焦煤价格普遍较高,这促使国内焦化企业将目光转向海外。同时,中国经济快速企稳回升,也给国际矿商以更多期待。
    7月20日,尽管必和必拓代表临时改变了行程,10多家来自澳大利亚、亚洲等地的煤炭供应商20日悉数来到青岛,与中国国内的矿商一起参加山东焦化行业的招标活动。最后投标日期,8月9日。矿商们冲着的不仅是山东焦化企业这次联合采购的500万吨煤炭,还有中国市场未来的巨大需求。
    尽管这次统一招标采购煤炭数量不大,但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收益。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外,以协会名义统一面向全球进行煤炭招标,这在中国还是首次。相对国外较低的煤炭价格来说,中国国内煤炭供应商几乎没有竞争优势。山东省焦化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冯天甲向记者透露,本次集中采购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促进国内外煤炭市场的价格平衡,希望国内煤炭价格有所下调。
    2007年铁矿石谈判,被业内认为是中国冶金史上的耻辱。当时,由于中国国内钢铁产业集中度不高,被国际矿商各个击破,使得2008年的长协矿合同涨得离谱。此次煤炭采购充分吸取了前车之鉴,增强了焦化企业在煤炭价格上的话语权。

  相关稿件
· “透明校服”闹尴尬 统一采购何时能止? 2008-05-19
· 江西省实行中小学生教材政府统一采购 2008-03-03
· 安徽小麦良种首次实行全省统一采购 2007-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