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医用材料,售价不过10元人民币,出口到美国安装一些零件,进行消毒、包装,再卖回到国内医院,这种叫作“凝胶气囊止血鼻塞”的产品价格就成了200元,翻了20倍。
上述现象在我国医用纺织品行业中并非个例。
吴俊是合肥美迪普公司的董事长,这是一家专门制造高档医用纺织品的企业,他不无感叹地告诉记者:“虽然全世界有20%的产品都是我国生产的,可我们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很小,医院使用的产品大多是进口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仅是医用纺织品,过滤用纺织品、车用纺织品等产业用纺织品都面临着这种尴尬。
产业用纺织品已逐步成为新增长点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理事长朱民儒告诉记者:“产业用纺织品已经悄然进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是纺织工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具有资本密集、技术含量高、用工量少、劳动力素质要求高、国内市场需求空间巨大等特点和优势,已经逐步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十年来,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发展迅速,近五年的年增长率平均都保持在18%以上,2008年产量超过600万吨,在纺织品产量中的占比由1990年的8%上升到17%。虽然我国已成为产业用纺织品的生产大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发达国家的产业用纺织品在纤维加工总量中的比重一般占到30%左右,而中国仅占15%左右。
“产业用纺织品将是纺织业的发展方向,它的市场前景太好了。”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庄晓雄说,例如过滤用纺织品里的袋除尘,从环保、经济利益、行业发展各个角度来说,它必将取代电除尘。仅这一个产品,如果能在我国钢厂、电厂中的使用率达到50%,产值就将达到600亿元。澳大利亚袋除尘使用率已达80%以上,而我国仅为4%,还都是从日本进口。
高档医用纺织品须“留洋”认定后返销国内
中国是汽车产销大国,据预测,到2010年,汽车用纺织品用量将达到26.73万吨,汽车纺织品的销售量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递增。在我国拥有大量汽车用纺织品生产厂家,可他们的产品必须通过国际几大汽车公司的标准才能销售,甚至每个车型的标准都各不相同。造成尴尬局面的根源是什么?
“主要是受我国相关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产业发展不同步的影响。”朱民儒说:“例如我国生产的大量高档医用手术衣、口罩等医用纺织品只能以加工方式出口,经国外权威检测机构认定后返销回国内的情况,就使产业链附加值大量流失,给行业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阻滞和隐患。”他认为目前标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标准缺失,修订滞后,分类不统一,强制性标准少,国际接轨程度低。
庄晓雄认为,产业用纺织品产品标准和应用标准缺乏衔接,产品质量也缺乏规范的监管,造成原料质量与制成品质量不匹配、国产化进程十分缓慢。此外,缺少专业的科研单位和公共的服务平台,导致目前国内产业用纺织品存在低水平生产、同质化竞争、高端产品薄弱等问题。
相关企业和专家希望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标准。吴俊告诉记者,由于标准的缺失,他们生产的高品质产品反而因成本高无法中标。目前很多小企业并不是没有生产高端产品的能力,而是生产中低端产品更有利可图,这是不利于行业发展的,也给医疗卫生埋下了隐患。
《加快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在制定
前不久国务院发布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产业用纺织品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力争将服装、家用、产业用三大终端产品纤维消耗比例调整至49:32:19。
记者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正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加快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伟说:“我们将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协调相关政策,指导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同时研究和完善产业用纺织品的标准和使用规范,加强生产企业及应用企业的对接,扩大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
同时,工信部还会同军事医科院、北京大学等部门进行了医用纺织品的相关产品医学感染、医院经济成本方面的课题研究,以促进此类产品的推广应用。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具有降低感染的功能,“医生用一件一次性手术服病人可以少打一针抗生素。”内部人士说。吴俊告诉记者,目前我国许多住院患者做痔疮、阑尾炎之类的手术需要住院7天左右,这在国外只是门诊手术,虽然与医疗水平有一定关系,但隔离防护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实际上患者住院的最后两天就是在打抗生素以防感染,而一次性防护服的使用就能大大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即使如美国、日本这样的产业用纺织品强国也无法单纯靠行业自身完成全面的技术升级和转型,仍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朱民儒说。例如日本政府的2008年度纺织工业预算中,就专门划拨了3.36亿日元持续资助6项产业用纺织品技术开发项目。
据王伟介绍,我国力争在2009年到2011年,通过完善相关标准规范,促进产业用纺织品在水利、交通、建筑、农业、环保和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在关键领域内,初步形成稳定有效衔接的产业用纺织品下游应用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