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06-17 本报记者:龚雯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自H1N1甲型流感5月份在我国的不断传播,医药行业相关产业链中就不断涌现出疫苗、诊断试剂盒、达菲中间体等新的科研成果。业内人士认为,结合国家对生物产业促进政策的出台,将催生出较多相关产业链的主题投资机会。
从6月份以来,国内多家与H1N1甲型流感相关产业链的生物医药企业开始不断出现新的进展。其中,海正药业2日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成为国家达菲中间体的战略储备商;3日,华兰生物以国内首家从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实验室取得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产用毒株并启动了疫苗研发。而作为国内惟一具备大流行流感疫苗生产资质的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也于8日拿到了来自美国CDC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用毒株。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注册司生物制品处处长尹章红日前就此表示,我国目前共有11家季节性流感疫苗生产企业,估计在近期所有申请索要这一毒株的国内企业都将获得相应的毒株。同时,他还表示,若我国11家流感疫苗生产企业全部投入生产,首批产量可达300万剂,年产能可达3.6亿剂。
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理范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疫苗的生产周期是40天至45天,公司应该很快就会取得阶段性成果,使疫苗能尽快问世。”但渤海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马霏霏认为,由于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产工作还处在研制阶段,尤其是华兰生物的大流行流感疫苗目前仍在二期临床阶段,因此,生产疫苗短期能否为公司的业绩带来实质性利好,目前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除了生物制药企业传出利好消息,国家也从政策上对生物制药产业进行了扶持和推动。5月13日,国务院讨论并原则性通过《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促使14日沪深两市医药板块出现集体走强,上涨1.34%。随后,国务院于6月5日印发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虽然5日医药板块并未出现类似于14日的大幅上涨,但也实现了板块48.1亿元的资金净流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策》指出要支持生物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其中包括: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生物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鼓励符合条件的生物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筹资。对此,李秋实指出,目前全球风险投资基金都看好中国的生物制药产业,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医药行业成长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医疗市场本身蕴藏着巨大的潜力。随着全球VC和PE在生物制药产业的活跃,创业板的推出、IPO重启,将有越来越多的优质生物制药企业不断涌现。
据悉,我国2008年就有近8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额被注入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其中,1月份中国诺康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红杉资本中国基金、HBM生物基金首先成功完成了诺康集团1700万美元的海外融资,实现了国际基金资本与国内产业资本的结合。随后又有6笔投资注入了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其中最大一笔是4月份美国生命科学风险资本公司BayCityCapital及德同资本共同向凯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入的2100万美元风投资金。
对此,多位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有国家层面对生物医药行业的资金支持,随着此次《政策》的出台,预计将有更多的民间资本和海外投资会涌进生物行业。相应的,对于拥有强大研发实力的生物医药龙头企业,特别是拥有一些重大创新药物的企业,将会首先受惠于《政策》对生物产业的支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