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成交量下滑 楼市进入新博弈
    2009-05-26    本报记者:李佳鹏 彭勇 实习生 巩慧    来源:经济参考报

    楼市成交量持续上涨的态势在5月份发生了变化,由于开发商和业主频频提价,全国多个城市已经出现楼市成交量环比下滑的走势,房价上涨成交下滑使得楼市进入新一轮博弈。
  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北京期房商品住宅成交套数为10924套,成交面积约122万平方米,除去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保障性住房,实际成交的期房商品住房为8999套,成交面积为106.1万平方米;同期,成交的现房商品住宅为2762套,成交面积为35.9万平方米,环比4月同期,期房商品住宅成交套数下降了7.5%,成交面积下降了4.7%,实际成交的期房商品住房成交套数下降了14.5%,成交面积下降了9.3%。
  和一手房成交量环比下滑的态势相同,北京二手住宅网签量环比也出现明显下滑。21世纪不动产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北京市二手房网签量为15996套,其中二手住宅网签量为15361套,环比4月同期分别下降9.8%和10.6%。
  记者了解到,进入2009年,北京楼市新建及二手住宅日均网签量持续走高,这在3、4月份表现得尤为明显,但进入5月份日均签约量开始走低,出现了今年以来的首次下浮。
  北京中原三级市场研究部统计显示,1至4月北京新建住宅日均签约量分别为232套、295套、485套和621套;二手住宅日均签约量分别为237套、335套、644套和717套。无论是新建还是二手住宅的日均签约量都呈上涨态势,但5月1日至19日的日均签约量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其中,新建住宅日均签约量仅为509套,二手住宅的日均签约量为642套。
  广州、深圳等地也出现同样状况。统计显示,5月6日至12日,广州楼市总成交量为3747套;5月13日至19日全市签约量仅为2506套,减少了1241套。
  根据世联地产对深圳国土房管局相关数据的追踪统计,5月4日至10日,深圳一手房市场共成交2481套;然而到5月11日至17日,深圳一手房只成交了1890套,环比下降23.8%;5月18日至24日,只成交了1572套,环比下降16.8%。
  北京、深圳等城市成交量的下滑并非偶然,这与开发商和业主的提价行为有关。以北京为例,亚豪机构统计显示,早在4月份北京就有19个项目的开盘价格出现上涨,平均涨幅为9%。而到了5月份,不仅一些老项目继续加推新盘,而且价格上涨也十分明显。
  如远洋万和城项目4月份开盘价格为23000元/平方米,而5月新开的楼盘均价达25000元/平方米,涨幅达到了8.7%。截至5月24日,北京5月新开盘项目的整体均价为12789元/平方米,环比4月份上涨了5.1%。
  深圳方面,南山区是深圳关内供应及豪宅扎堆的地方,楼市的反弹也较快。像城市山林,除楼王外,单位均价从1月份的1.6万元/平方米,上涨到目前的1.9万至2万元/平方米,半岛城邦也从1月份的1.99万元/平方米均价上涨到目前的2.2万元/平方米。其他楼盘近期也都有500至1000元/平方米的涨幅。
  宝安区也是深圳提价的重点区域,像宝安中心区的中信湾上六座、富通城等,相对于1月涨幅都超过2000元/平方米,而在龙华的书香门第公寓,也从1月份的1.1万元/平方米,上涨到目前的1.35万元/平方米。其余楼盘近期均有近千元/平方米的涨幅。
  “目前在售新盘普遍提价,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成交。”世华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肖小平说,近期房价较年初有了明显的上涨,使得部分需求并不迫切的改善型购房者,推迟了购房。
  我爱我家控股公司副总裁胡景晖指出,部分业主看到市场回暖,交易量提高,购房者增多,趁势坐地起价;也有些业主在签约后过户前毁约,导致整个二手房市场交易量和人气受到打击。由于很多购房者的预算是刚性的,目前购房者的心态已不是2007年的“追涨买房”而是“买得起就买,买不起就等”。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王英男认为,“量跌价涨”成了当前楼市的主要特征,新一轮的博弈已经开始。从最新统计的6月份即将开盘的数据来看,开盘入市的项目相对谨慎,预计6月仅有44个项目开盘,而且大多数项目存在着不确定因素。
  “既不要盲目涨价,也不要盲目消费,只有达到双方利益的均衡点,博弈才能平息,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可取。”王英男提醒。

    [相关链接]开发商10亿元天价拿地 京城楼市是否有望回暖

    5月21日,广渠门外10号地在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拍卖,经过89轮举牌,富力地产以10.22亿元的价格拿下该地块,该成交价为挂牌起始价的3.42倍。据测算,扣除开发商代建的5000平方米廉租房,这块地的楼面地价每平方米达15140.74元,算上前期的建安等成本,总成本将可达每平方米2万元。

    专家认为楼市涨价局面难持续

    专家认为,当前房价上涨的支撑基础脆弱,前期成交高峰来自于去年底积压至今的刚性需求集中释放,未来走势不容乐观,涨价的局面也恐难持续。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