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城市合作进入大交流时代
    2009-05-22    本报记者:郑良 沈汝发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台湾地区加上海峡西岸经济区,一个比肩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经济体正在形成,两岸城市的全面合作恰逢其时。”长期呼吁建立“海峡经济区”的台北县政府法律顾问周国代在参加首届“海峡论坛·县市主题日”的发言,得到了参加论坛的海峡两岸46个城市200多名县市代表的共鸣。
  目前,福州市已与台北市签署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声明,厦门市也与高雄市签署加强合作框架协议。专家认为,应加快海峡两岸城市群相互融合,推动海峡西岸和海峡东岸城市群联动发展,形成紧密的经济利益纽带,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两岸城市加强交流达成共识

    18日,以“开展两岸城市交流、促进区域全面合作”为主题的首届“海峡论坛·县市主题日”活动在福州举行,来自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广东、江西、浙江、福建4省份21个城市近百名代表和台湾25个县市130多名代表参会,两岸城市交流、促进区域全面合作、共赢发展成为两岸业界人士共识。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台湾产业“西进”提供了契机。周国代说,台北县有2万多家企业,全球金融危机下,不少企业倒闭,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亟待转型。海峡西岸劳动力成本低、相对充足的土地资源、中央新出台的投资利好政策,为台北县企业“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实现产业对接、优势互补提供了良好条件。
  “产业对接将促进两岸共赢发展。”福州市市长郑松岩介绍说,近年来,福州承接了以冠捷电子、华映光电为龙头的台湾电子制造业转移和以东南汽车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转移,台商投资从最初的纺织鞋业、食品加工拓展至化工塑胶、机械冶金、电子信息、汽车等领域,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向电子、汽车、精密仪器等高科技领域。
  江西鹰潭、广东汕头、浙江温州等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都提出,将加强两岸县市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作为重要发展战略。鹰潭市常务副市长吴晓军说,鹰潭正在积极申报“台资企业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基地”,创办鹰潭“台资企业创业园”,为台商投资做好服务。
  汕头与位于台湾海峡南端的澎湖县仅一水之隔,自古便是通航通商的“姐妹地”。汕头市常务副市长郑人豪说,汕头将继续加强与澎湖的交流交往,促进澎湖县成为汕台两地客流、物流中转点;加强两地旅游合作,推动汕头与澎湖的旅游各条航线开通,整合资源,促进旅游线路对接。
  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陈伟民说,近年来,温州与台湾在经贸、农业、旅游、科技教育和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不断加强,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增进与台湾县市交流合作是今后相互交流的重要内容。

    两岸产业对接促区域经济大发展

    近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为海峡两岸城市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意见》提出要推动建立两岸产业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促进两岸经济共同发展。
  本届海峡论坛举办了一系列的产业对接活动。在19日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装备制造业项目对接洽谈会上,福建省9地市、19个开发区(工业园)共推出115个招商项目。福建省247家装备制造业企业开出采购金额约16亿美元的清单,同时还推介了福州高新区、福清洪宽机电工业村等一批承接台湾装备制造业投资和转移的工业园区。
  “台湾方面对福建省推出的装备制造业项目实施充满期待。”台湾区机器工业同业公会总干事王正青说,受金融危机影响,目前经济大环境不好,希望台湾企业能够尽快接单,给企业带来获利机会。
  在18日举行的“海峡两岸经贸行业协会对接洽谈会”上,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通讯产业联盟、台湾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台湾纺拓会、高雄市电脑商业同业公会、台湾全球运筹发展协会等16个行业协会组织先后与福建的相应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交流合作备忘录或项目对接意向书。

    全面推进海峡两岸城市群融合发展

    福建省社科院专家认为,应加快推进海峡两岸城市群融合发展,福州、泉州、厦门等中心城市,要与台湾的台北、台中、高雄等都市圈对接,推动海峡西岸沿海城市群、台湾东岸城镇群和福建中部城市群联动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形成紧密的经济利益纽带,推动建立城市联盟机制。
  专家认为,大力促进海峡西岸的县市与台湾县市对接,要为经贸往来提供便利,对接县市可设立固定联系窗口,加强联络沟通,推动群团交流,为双边经贸合作提供便利服务;同时要增进产业互补,强化市场开发与对接,注重产业配套,促进对接县市产业发展。
  专家建议,应积极拓展海峡两岸旅游合作,加强旅游资源的宣传与推介,促进对接县市发展特色旅游;同时加强服务贸易合作,重点促进物流、商贸、中介服务、财会审计、法律服务、电子商务、动漫游戏、娱乐业、广告业等领域合作。此外,要促进闽台金融合作,发挥优势、积极作为,为对接县市经商活动、人员往来提供金融服务;加快发展支柱产业和资源优势产业,实现双赢发展,进一步提升对接县市竞争力。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