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致力于打造成为“金融达沃斯”的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再度拉开帷幕。在论坛上,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四大“巨头”——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负责人相继登台演讲。值得关注的是,四位负责人第一次在同一个会议上对中国金融业应对金融危机发表看法。
周小川:机构要培育风险承担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说,通过这次金融危机,金融机构要能够更好地在承担风险,以及风险控制方面达到更好的平衡点。我们看到全球有些机构、有些个人,由于承担过大的风险而造成损失,甚至带来系统性的风险。但是,我们也看到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也可能很多机构慢慢的转向于风险厌恶性,很少愿意去承担风险。 周小川说,从中国的情况来讲,因为过去我们是人均收入比较低的国家,总体来讲,从投资的特征来看,中国不是一个非常乐于承担高风险的群体,但实际上我们的机构也不是这种特性。所以,如果我们今后的社会向更全球化发展,向更加鼓励创新型社会发展,我们需要鼓励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要有承担风险的能力。
刘明康:金融机构要积极实施重组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说,面对危机,中国的金融机构既要注重加强危机的应对,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对我们的影响,更要学会“危”中求“机”。 刘明康表示,面对金融危机,金融机构要与时俱进地实施重组的战略。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其实都应当通过这次危机,认真反思我们在结构上存在和暴露出来的问题,反思公司治理架构,反思我们的业务模式。金融业战略重组主要是包括三个重点,一是围绕业务组合的优化来实施重组,二是围绕生产率的提高实施重组,三是重组和改革薪酬制度。 刘明康表示,金融机构要形成协同效应实施重组。他说,中国当前的金融机构,大部分仍然采取了内部的部门制,不同的部门产品由不同的高管人员负责,相互之间很难形成协同效应。现在应当更加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对部门的设置、产品的设计实施流程再造和彻底的重组,真正围绕方便客户、满足客户的需要、迅速响应他们需求的变化来进行。
尚福林:要切实提高一线监管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变化之快、来势之猛、影响之大,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 尚福林说,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各国的金融体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全球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资本市场的场内产品,包括基础产品和衍生产品,尽管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的波动,但是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要小得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市场也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这从一个层面来说,有监管的、透明的资本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当中,仍然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尚福林表示,当前,要继续加强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监测和预警,加强对资本跨境流动的监管,落实重大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强化信息披露监管和现场检查,切实提高对各类主体的一线监管工作实效,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和违法违规行为的新特点,进一步加大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案件惩处和曝光率,有效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吴定富:保险业不能脱离社会需要
“总的来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保险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总体充足、经营稳定、风险处于可控范围。”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表示。 吴定富说,近一个时期,中国保险业对风险进行了彻底的排查,摸清风险隐患,做好压力测试;对主要的风险点做了防范预案,准备好应对突发事件和突发风险的工具箱;完善和改进保险监管,全面推行分类监管制度,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及时化解风险苗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以来个别的外资寿险公司出现了集中退保的问题,少数公司偿付能力有所下降,保监会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了风险的蔓延和扩大。 吴定富表示,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深化,现阶段对金融危机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反思还为时过早。但中国保险业应该从金融危机中吸取四方面的深刻的教训。 首先,保险业发展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其次,保险的创新不能脱离经济、金融发展的阶段。再次,保险经营不能背离稳健经营的规律。最后,保险监管不能偏离防风险、促发展、保护被保险人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