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广交会上,安徽阜南县一家柳编企业逆势飘红,订单比去年上升了10%。而在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因素下,阜南县的柳编产业依然实现了营业收入11.2亿元。 目前,阜南县从事柳条编织的农民有九万人,在柳编产区,可谓“家家户户是工厂,男女老少是工人”。编织人员一天收入在50元左右,主产区农民年人均柳编纯收入3200元。仅此一项,阜南县农民每年增加的收入就在2.34亿元以上。 小小柳条,变成了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条”。当地也因此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金条银条,不如柳条”,“南走北走,不如在家编筐打柳”。 柳编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阜南县这个产业每年11.2亿收入当中,有两成多落入农民的口袋,藏富于民的效应非常明显。 不过,在我们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地方官员的头脑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似乎成了一个“贬义词”,都欲“除之而后快”,都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 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动辄数亿数十亿的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确实非劳动密集型产业所能比,但对就业的拉动却非常有限。在全球深陷金融危机之时,各地都试图以投资拉动经济,其向重化工等资本、资源密集型产业集中的倾向非常明显。在一些地方,商招来了,资引来了,GDP也拉动了,却污染了环境,而受益的只是少数。 阜南柳编的经验提醒我们:不要看不起劳动密集产业。在我国数千年历史当中,有着很多如柳编一般有着广阔国际、国内市场的手工技艺,整个生产过程也没有污染。这些环保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样可以成为我们保增长、促发展的利器和抓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