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外转内”难题亟待建立新流通体系
    2009-05-13    本报记者:陈先锋 王攀 邢梅    来源:经济参考报

    内外贸对接,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商务工作的重点。
  好消息是,尽管困难重重,但还是有一些外贸企业和销售渠道在广交会的舞台上一亮相便对接成功。
  一是不能急,二是要找准合适的方式、模式,这是内外贸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发出的切实呼声。

  外转内:慢性病不能用猛药医

  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广交会业务办主任文仲亮日前对外界透露说,本届广交会上一期内外贸洽谈会成交意向合同额达到了4.66亿元,还有5家采购商和10家外贸企业达成了入店设立专柜的经营协议。
  他评价说,这个成绩表明,双方还有很多解决的问题,但只要行动起来,就有寻找出办法的希望。
  业内认为,外贸转内销遇到的种种问题是一个慢性病,绝非一剂猛药就可医好。
  广东一家上市公司、规模最大的百货企业首席招商官钱圣山说,从目前国内外贸企业和流通渠道的现状看,外转内最忌讳的是“急性子碰上热豆腐”。
  在解决外转内的诸多问题时,他认为,短时间内通过大量融资、贷款,来解决所谓的外贸企业转内销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或者希望一下子出现全国性的内贸企业大规模收购外贸产品的情况,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操作成功。“举个小例子,很多外贸企业带给内销渠道的样品上,连中文标示都还没有,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出现在国内市场上?”

  最容易成功的道路:超市贴牌

  记者在对诸多尝试内销的出口企业采访中发现,通过超市贴牌似乎是最快最迅速解决那些“无牌”外贸产品的有效途径。
  参加本届广交会举办内外贸企业对接会的山东利群集团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利群集团采购中心经理陈朝洪说,“这种渠道主导的方式可以让双方做各自最擅长的事情,外贸企业最擅长的是生产,而超市的核心优势就在于完善的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鼓励外贸企业四处出击建渠道,不如支持完善国内流通渠道,让这些渠道主动来吸纳外贸产品,这或许更可行、更有效。”
  武汉中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冬生说,他之所以对带动部分外贸企业转内销有信心,是因为“武汉中百有能力在国内也采用OEM模式,企业生产,我们贴牌。”
  钱圣山说,外贸企业大半是“篮球型”的,上无盖子下无底,关键在于为他们配上“哑铃型”的、设计队伍大、销售渠道强的流通类、渠道类企业。这就是目前最直接的解决之道。

  外贸货上架国内亟待再造流通新体系

  目前,中国商品流通体系还有待健全完善,而内外贸对接为再造中国商品流通网络体系、创新商品流通方式提供了尝试机会。
  “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些大型的有实力的流通渠道。在与海外商家洽谈的时候,国际商家不乏有能力下大单的批发商、零售商和统一经营国内与国际贸易的综合商社。”宋凯认为,而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抓紧研究解决之道,积极引导国内组建现代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提升整体流通能力。而且从战略意义上考虑,我国也确实需要出现一批像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流通企业。
  同时,也需要鼓励国内百货、超市培育自己的品牌。目前,仅有少数流通企业有自己的牌子,可以大批量采购,进而吸纳大量“无牌”外贸产品,但这在国内尚属非主流,这就需要政策引导其逐渐变为主流,仅靠少数商家的自发力量难以改变。
  当然,只有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才能完成内外对接,因此这也需要外贸企业付出努力。对此,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也表示,出口商品生产企业要充分发挥多年来积累的外销经验和经营技巧,“两条腿走路”,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队伍建设,针对内地消费需求特点,开发能够满足内地市场需求的商品,将内地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市场需求。

  相关稿件
· 内外销难对接 “外转内”难关重重 2009-05-13
· 江西新茶海外销售呈良好发展态势 2009-04-10
· 外销不畅 内需不足 羊绒价格跌势明年将持续 2008-11-20
· 纺织配额未下发 大量“外销”转“内销” 2008-11-13
· 攀枝花优质芒果外销困难 2008-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