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审慎面对投资并购的“抄底”冲动
海外投资1/3成功,1/3失败,1/3不赔不赚
    2009-04-23    本报记者:文婧 何蓓 实习生:谢婧怡 段帅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并购的“抄底”冲动渐浓,然而根据中国贸促会经济信息部4月21日在第三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发布《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时指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是1/3成功,1/3失败,1/3不赔不赚。“面对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中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提供的难得机遇,中国企业应采取积极审慎姿态应对,防止盲目抄底。”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在研讨会上说。

  发达国家纷纷伸来橄榄枝

  王超表示,目前国际新形式下,中国企业往发达国家“走出去”正面临难得机遇。首先,国际外部环境比较有利。受危机影响,发达国家对我投融资需求增加,一些领域放宽限制,我对外投资并购阻力缓解。其次,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振兴经济计划,救市资金逐步到位,开拓市场商机、环保节能、绿色经济、品牌经营、商业网络等愿望迫切。第三,中国目前外汇储备近2万亿美元,而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占全球总量0.76%,中国企业“走出去”愿望迫切,前景巨大。
  在研讨会上,来自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的政府官员和商协会纷纷携着本国的投资政策、环境、资源等前来推介。
  作为欧洲最大的港口,荷兰鹿特丹的城市发展局总裁Ivo Weekenborg希望吸引中国企业前来设立辐射欧洲的物流、营销中心。英国商会首席中国代表吴克刚则希望可以为更多的中英中小型企业提供对接支持。法国中央大区副主席Marie-Madeleine MIALOT表示,他们会对来投资的中国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工资补助和金融支持,中央大区政府为了帮助企业创新、出口还特别设立了法中经济合作特区。加拿大的安大略、魁北克以及新兴的萨斯科彻省也以丰富的铀,钾,天然气等自然资源,航天,汽车,通讯,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技术等来吸引中国投资者的目光。

  警惕投资风险

  ——“一家中国公司在伦敦创业板上市不到两年就决定退市,因为上市筹集的资金根本没有助于企业发展,大部分筹到的资金都花到上市公司费用上了,企业海外投资既没得到市场,也没有得到资金,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平安保险投资富通银行项目的法务工作就是我们律所做的,这个项目前期对市场调研不够,结果比利时的一些法律规定导致投资遇到一些问题。”
  ——“国内很多大企业的领导拍拍脑袋就‘走出去’,以为自己在中国做得很成功,在国外也能做得成功,如今有些投资账面损失已达几十亿美元。”
  欧华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执行合伙人刘巍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年中国企业投资海外有很多失败的案例,其中很多他本人也参与其中。他提醒我国目前想去发达国家“抄底”的企业,要警惕五大投资风险。
  首先是投资决策风险,即对东道国市场调研不够造成的投资风险。
  第二是融资风险。我国国内银行目前还不能对我国跨国公司的海外融资起到足够的支持作用。我国企业因对国际融资环境不熟悉而导致国际融资的能力不强。
  第三是经营风险。包括中外文化、商务环境的差异,特别是法律体系不同影响境外投资企业的经营。
  第四是跨国产权风险。企业海外投资的财产要被当地政府控制,当地政府有权直接或间接通过立法侵蚀外国公司产权。
  第五是审批风险。国外审批程序繁复,影响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竞争力。

  积极审慎面对“抄底”冲动

  “企业既要注意防治被动过冬,‘等、耗、要’思想;也要防治盲目抄底,以积极审慎的姿态应对目前国际形势带来的‘危’和‘机’。”王超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组织对美投资促进团即将赴美工作考察。商务部还将定期发布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目前该指南涵盖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协调保障机制方面,商务部将致力于建立多、双边磋商机制,解决境外中资企业困难、问题,依法保障中国企业合法权益。并建立境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相关文章]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对象选择启示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面临破产、低价出售,吸引了中国企业家的眼睛。与此同时,谨慎的中国企业家们不约而同问出了同样的问题:“我凭什么认为外国企业家经营亏损的企业,经中国企业家经营后就能盈利呢?”
  面临众多选择,如何“淘”到一只“会下蛋的鸡”?在22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纷纷支招,给正在面临选择的中国企业家们提出了建议。

    [相关文章]中国企业海外“淘金”金融短板谁来补?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进程中,金融服务一直被业界公认为是短板,在如今的投资机遇下,国家税务总局、外汇管理总局等部门和一些政策性、商业性银行也在力求与企业“走出去”步伐相对应,加强金融环境建设。
  在4月22日发布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显示,企业总体上对中国政府现有的鼓励“走出去”的金融政策表示基本满意,在各项政策中,对财税政策和投资管理满意程度最高,而对信贷保险和外汇管理政策的满意度最低。在22日召开的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记者特别从税收、外汇管理和离岸金融服务三方面关注了我国境外投资企业的金融环境。

  相关稿件
· 中国企业海外“淘金”金融短板谁来补? 2009-04-23
· 第三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将开幕 2009-04-21
· 第三届中国企业国际融洽会将在津举办 2009-04-20
· 九成中国企业遭遇拖欠付款 2009-04-09
· 中国企业进军海外迈新步 2009-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