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合作终成空 民族品牌天府可乐渐消亡
天府可乐与百事可乐合资最高亏损七千万
    2009-03-23    本报记者:张琴    来源:经济参考报

  重庆天府可乐与百事可乐15年前的合资在当时轰动业界,被视为民族品牌发展壮大的典范。然而,双方合作于三年前“不欢而散”,曾占据中国可乐市场近八成份额的天府可乐品牌产品无处可寻,天府可乐集团公司也从明星企业变成特困企业。当重庆天府可乐集团公司近期着手向百事可乐“索回”品牌时却发现,诸多法律和现实问题令“索回”品牌之路困难重重。

  13年合作终成空 民族品牌渐消亡

  重庆天府可乐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八大饮料厂之一,90年代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后,八大饮料厂陆续被收购。天府可乐创始人李培全说,外资当时享受超国民待遇,如所得税只有15%,而我们却是33%,大部分饮料厂亏损,不得不接受外方合作。  
  在1994年天府可乐与百事可乐合资签订的合同中,说明合资目的是“生产天府可乐饮料产品和浓缩液”,并“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由于当时中国实行对碳酸饮料市场的限制政策,百事可乐于1995年初向中国轻工总会提出要求生产百事品牌产品,轻工总会文件回复中要求保证天府可乐品牌50%的生产份额。
  然而,13年合作过程中,百事公司却逐年减少天府可乐品牌产品的生产,到2005年时已不到0.5%,市面上几乎看不到天府可乐的产品。而1994年以前,天府可乐年产量20万吨,年产值三亿多元,年利税6000多万元,占据了当时中国可乐市场份额的75%。
  这13年,合资公司累计最高亏损达七千万,中方公司未分得一分利润。到2005年,天府可乐集团连续八年被评为重庆市特困企业,债务高达1亿4千万元。2006年,百事可乐提出收购中方公司股份,天府可乐集团由于债务沉重、发展无望,迫于无奈出售了全部股份。至此,百事控股94.4%,只有5.6%的股份为天府可乐集团上级控股公司重庆轻防控股集团公司所有。

  七次去函无回应 “索回”之路多困难

  目前,重庆天府可乐集团公司剩下的400多名职工长期依靠上级部门救助艰难度日,2006年人均月工资100多元,现在也只增加到300多元,职工生活困难,长期上访,企业压力很大。针对百事可乐长期未生产天府可乐品牌,也出于维护民族品牌以及解决企业现实压力的考虑,重庆天府可乐集团公司近期着手向百事“索回”品牌。  
  记者致电百事可乐重庆公司,有关人员称不清楚情况。记者随后又与百事可乐集团中国公关总监李女士取得联系,她说:“我们没有接到对方的任何联系信息,也不会对谣言和猜测进行任何的评论。”
  对于“索回”品牌,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院长赵万一教授认为“很难”。他说,因为天府可乐品牌为合资公司所有,有使用不使用或如何使用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天府可乐已将股份全部转让给百事可乐,那么合作关系不存在了,其想主张“索回”或其他权利的主体身份都很难得到承认,法院也无法立案。至于合资公司连续亏损的情况,除非有确切证据证明变相侵吞或转移资产,否则也很难主张权利。

  民族品牌需警惕 外资并购应共赢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民族品牌与跨国公司“联姻”不断,从天府可乐与百事可乐、娃哈哈与达能等纷纷“分手”并陷入品牌争夺纠纷,再到美加净、小护士、大宝,以及刚刚被商务部否决的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类似合作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专家提醒,民族品牌与跨国公司合作应以双赢为目的,民族企业要学习国际规则,通过法律手段规定和规避合作中的不利因素和潜在风险,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不断壮大发展民族品牌。
  赵万一说,上世纪90年代曾出现过民族品牌和跨国公司合资的热潮,但一些国产品牌就此被雪藏了,部分跨国公司通过合资获得合法进入中国市场的“许可证”,以及国产品牌的渠道,进而掌控市场定价权。类似的合作并购现在越来越多,民族企业应该增强风险意识,吸取以前案例的经验教训,并不断学习和掌握国际规则,才能充分保障自己的权益和民族品牌的壮大发展。

  相关稿件
· 可口可乐梦断汇源 收购案被否透露何种信号 2009-03-20
· 可口可乐应向娃哈哈学“民意营销” 2009-03-19
· 拒绝可口可乐的理由击中本土品牌软肋 2009-03-19
· 三年再投20亿美元 可口可乐发力中国市场 2009-03-09
·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不会因股市低迷而改变 2008-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