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扶贫开发调查
苦瘠之地也可“流金淌银”
    2009-03-20    本报记者:姜雪城 文/摄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过去的3年时间,西海固山区农民的收入增幅连续超过宁夏黄河灌区,而这正得益于当地一批扶贫产业的相继崛起。

  解决贫困问题离不开产业带动。近年来,贫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赶抓西部大开发机遇,遵循科学发展观要求,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壮大扶贫产业,优势资源不断得以开发,越来越多的贫困农民从中受益,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资源沉睡 穷根难拔

  西海固包括宁夏中南部的西吉、海原等8个县(区),虽然自古就有“苦瘠甲天下”之说,但是区域内亦不乏比较丰富的资源:北部风沙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中部黄土丘陵区土地广阔,气候冷凉;南部土石山区降雨相对较多。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发展区域特色农牧业优势突出;更有六盘风光、丝路古迹、回乡风情和红色革命遗址等景观交相辉映,特色独具。
  而过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当地干部群众却对这些特色资源要么视而未见,要么过度开发不加善待,扶贫开发也因此步履蹒跚。尽管到2000年“八七”扶贫攻坚结束时,西海固地区以县区为单元实现了整体解决温饱的目标,可是当时农民人均纯收入尚不足千元,仍然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周边同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当地贫困群众过上小康生活的愿望迫切,西海固地区党政领导深感危机和紧迫。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各贫困县区践行科学发展观,把产业培育作这转变扶贫开发方式的重要途径,持之以恒,全力推动特色资源向优势产业转化。
  据宁夏扶贫开发办公室介绍,过去的3年时间,西海固山区农民的收入增幅连续超过宁夏黄河灌区,而这正得益于当地一批扶贫产业的相继崛起。据统计,在过去的8年间,西海固8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超过10%,去年达到2577元,比上世纪末翻了一番多。

  趋利避害 流金淌银

  如果继续以小农经济观念衡量,西海固地区满目是劣势:沟壑纵横、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不少地方“一方水土难养活一方人”;而用市场经济意识全新审视,有的自然条件其实富蕴特色,如果趋利避害加以科学开发利用,同样会流金淌银。
  途经西吉县新营乡车路湾村,记者看到路旁一个马铃薯收购点人头攒动,农用车辆云集,农民们正在兴高采烈地交售自家收获的劳动果实。刚刚交售完一车马铃薯的农民袁久世告诉记者,去年他家种了10亩地的马铃薯,虽然天旱减产,但是亩均产量仍然达到1000多公斤,总收入6000多元。
  西吉县春夏几乎年年干旱,夏收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但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马铃薯生长。可是多年来,当地农田里当家的却一直是小麦等夏收作物。近年来政府下决心压缩小麦、扩种马铃薯,全县马铃薯生产由小块零星种植大踏步迈向规模化和区域化,目前种植面积已稳定在百万亩以上,户均近15亩,去年全县农民从马铃薯生产中增收近700元,占年人均纯收入的1/3。
  西吉马铃薯跃变为农民增收的“金豆豆”,只是西海固地区产业开发的一个亮点。从2003年起,干部群众逐渐摒弃“逆天而为、以粮为主”的传统生产方式,因地制宜,顺应天时探求市场农业新路子,再辅以科技发展现代农业,马铃薯、草畜等传统产业迅速“脱胎换骨”,苗木、菌草等新型产业不断兴起,终于开启了农业特色资源变优势产业的阳光出口。
  地处六盘山下的泾源县雨水相对较多,但冰雹、霜冻灾害频繁,过去农民以粮为主,一遇冰雹灾害便几乎颗粒无收。结合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培育,县上提出农民人均“一头牛、一亩苗”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目标,并通过“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草畜和特色苗木生产。去年,全县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优质牧草留床面积突破了43万亩,肉牛饲养量达9万多头,育苗面积累计超过13万亩,有的已经成为激活当地农村经济和支撑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与时俱进 产业富民

  贫困地区发现并选准优势难,开发经营优势更难。西海固地区的实践告诉人们,如果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特色资源也很难健康成长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而与时俱进科学开发,一些原本看似“负担”的因素也能成就富民产业。
  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的盐池县,拥有710万亩天然草原和全国闻名的畜牧品种——滩羊。然而,过去传统“信天游式”的放牧,经济效益低下还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据相关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到上世纪末,这个县80%以上的天然草场出现退化和沙化,部分变成了毫无生产能力的荒漠。    2002年11月1日,盐池县政府一纸禁令,天然草原禁牧封育,羊只全部舍饲圈养。短短数年后,全县草原植被覆盖度就翻番恢复到60%左右,年羊只饲养量未减反增达到创历史水平的160万只。去年全县农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达到1560元,比禁牧前净增了1092元。
  人力资源也是贫困地区最主要的一项资源。但在前些年,西海固地区普遍盯着土地种粮求温饱,结果因土地资源有限,农村丰富的劳动力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反而成了扶贫开发的极大障碍。
  从上世纪80年代起,西海固地区就有农民自发外出,走南闯北打工讨生活。到90年代末,随着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山区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政府部门因势利导,强化组织培训,建设劳务基地,帮助他们有序向发达地区或者非农产业转移,为当地催生了一项新的支柱产业——劳务经济。“现在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最主要渠道。”固原市劳动就业局副局长陈广洲说。据统计,去年这个市累计输出农民27万人次,比5年前增加约18万人次,人均务工收入达到4649元;当年全市实现劳务总收入12.62亿元,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16%以上。

  相关稿件
·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支持我国扶贫开发项目 2008-02-22
· 农村扶贫开发二十年 我国贫困人口减少一亿 2006-11-30
· 宁夏:生态环境建设与扶贫开发并重 2006-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