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预测:2009年中国GDP增速为6.5%
国内专家称这一预测过于悲观
    2009-03-19    本报记者: 张汉青 方烨    来源:经济参考报
  3月18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中国经济季报》称,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预测从去年11月的7.5%调降为6.5%。针对世行的这一报告,国内多位主流专家均表示,从当前各项经济指标来看,政府出台的刺激经济政策初现成效,我国经济形势有望逐季反弹,世界银行的预测过于悲观,今年“保8”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较大。
  根据世界银行的解释,对中国GDP增速预估下调的主要原因是:“国际经济前景比去年底看来更不乐观。……随着全球危机加剧,中国的出口遭受重创,影响到社会投资和市场情绪,制造业尤其明显。”
  据了解,这是继最近世界银行调低2009年全球GDP增长和进口预测之后所作的调整。世界银行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1.5%(按市场汇率计算),这比2008年11月的预测调低了整整2.5个百分点。同时,世界银行还预测2009年全球进口增速将为-6%。在这种背景下,再次调低了对中国出口的预测。
  世界银行还提出警告说,中国6.5%的增长速度大大低于潜在增速,由此产生的大量闲置产能有可能会导致未来数年社会投资趋弱,就业增长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减少,价格面临下行压力,从出口转向内销以及进口替代加强。
  世界银行的报告代表了海外多方的观点。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斯蒂·罗奇日前在香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球经济都很疲软,所有主要发达经济体都已进入衰退。中国经济十分开放,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都进入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不可能独善其身。
  不过,国内的经济学者们对世界银行的报告却大多表示难以认同。“尽管世界银行出台的报告有其判断依据,但是对中国GDP增速6.5%的预估也太过悲观了。我的估计是,今年一季度GDP的增长就会在6.5%左右。而且一季度肯定是全年最低的一个季度,后面几个季度的GDP增长率都会比一季度高。”在解读世行这一报告的时候,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高辉清如此向记者表示。
  国家物流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陈中涛也表示,现实情况没有世界银行预计的那么悲观。
  陈中涛称,国家对当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有充分的认识和估计,可以预期近期还有可能出台刺激经济的利好政策。而且,当前中国正处于市场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有充沛的劳动力和人才优势,中国还有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和成果。“‘保8’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也是中国政府的目标。这都将支持今年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
  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也表示:“中国经济最严峻的时期已经度过,中国市场的信心同去年9月份最困难的时候相比已经有了比较好的恢复。虽然从实体经济来讲,当前还处于探底回升过程中,要恢复到8%至9%的正常水平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总体来看今年完成温总理提出的‘保8’还是很有希望的。”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都进入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在外需和消费方面仍然面临着较大压力。所以,应当避免过于强调短期增长的情况,尽快从8%的数字束缚中摆脱出来,从而更好地把握经济景气状况,更多地关注中长期的均衡增长模式。
  相关稿件
· 曾俊华表示:香港2009年GDP将下降2%至3% 2009-02-26
· 孙志辉: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占GDP近10% 2009-02-17
· 走出“GDP迷思” 寻找衡量新尺度 2009-02-16
· 经济学家预测2009年GDP增长8.0% 2009-02-06
· 江苏GDP突破3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约12.5% 2009-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