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老、配套少、劳力缺等软肋掣肘抗旱工作
    2009-02-13    本报记者:葛如江 马姝瑞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连日来在安徽皖北地区采访了解到,不少地区的抗旱工作受到“设施不足、配套不足、人力不足”等问题的掣肘。随着抗旱工作的深入,粮食主产区农田基本水利设施的历史“欠账”问题暴露出来。同时,抗旱成本提高,部分农民的抗旱积极性受到影响,不利于抗旱保苗夺丰收。

  “可以说十多年来,我们这里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基本为零。”

  在阜阳市颍州区,三十铺镇镇长王磊告诉记者,当地已多年没有遇到过这样严重的旱情,也多年没有得到过农田水利设施方面的投入,今年的抗旱“遭遇战”打得很艰难。
  以三十铺镇为例,为了完成2月9日之前普浇一遍水的目标,全镇的可灌溉水源都派上了用场。记者看到多个露天水塘的水位都已降到了“腰线”以下,露出一大截湿漉漉的塘壁。
  王磊解释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现有灌溉用水80%都来源于地表水。“虽然也有机井可以抽取地下水,但镇里的100多眼机井几乎都还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修建的,早已年久失修,实际只剩下最多40眼可以用,其余的都无法投入抗旱。”王磊坦言,“可以说十多年来,我们这里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基本为零。”
  事实上,类似三十铺镇这样的情况在安徽粮食主产区非常普遍。安徽省防指副主任徐维国介绍说,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给当前抗旱造成了一定困难,以前只重视大江大河水利工程建设,对小河道小水库配套设施关注不够,水利设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迟迟没有解决。
  徐维国指出,眼下抓紧挖新渠开新井虽可临时救急,但从长远看,必须完善各级水利设施。基层干部群众建议,国家应以此次抗旱为鉴,做好农业防灾减灾的长期规划,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解决多年累积的农业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使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早日做到“涝能排、旱能浇”,避免再打这样准备不足的“遭遇战”。
  “比如说许多田块只有排涝沟渠,没有灌溉沟渠,导致抗旱时水位上不来,提水非常困难,加重了抗旱成本。”基层干部表示,此次抗旱也暴露出了农村灌溉设施配套不完善、储备不足的问题。
  阜阳市颍泉区水务局副局长刘继发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农田基本水利设施大多损坏严重,“残存”的一些又难以配套使用,造成抗旱的被动。
  刘继发说,为了应对此次50年一遇的严重旱情,各单位和不少农民都赶置了大量喷灌机等设备,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很可能此次抗旱后多年都会“闲置”。
  他建议,在抗旱结束后,国家应考虑指派专门的部门保管这批设备,并指导农民科学利用和保养,避免以后遇到类似旱情措手不及。

  抗旱是个“体力活”,光靠老人、妇女和孩子很难完成

  阜阳市颍泉区王府郢村村民宁克萍的丈夫年初八就赶到浙江打工去了,只剩下自己和老母亲,还有一个六岁的孩子,自家又没有任何喷灌设备,两亩地差点就不浇了,“村里这样的情况还不在少数呢”,她说。
  王磊也告诉记者,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在颍州区三十铺镇也同样突出,目前该镇一半以上的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抗旱又是个“体力活”,光靠老人、妇女和孩子很难完成。

  浇灌的成本可能抵不上多收的小麦价值

  三十铺镇村民朱堂华家里有三亩地,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用15马力的柴油喷灌机浇透一亩地要一个半小时,油钱20到30元,一小时雇人的劳务费是30元,成本总共五六十元,这样浇一遍水可以管一个月。
  而一亩地大约产小麦900斤,如果不浇的话可能减产3成到一半;但是浇的话,以目前的旱情发展形势来看,至少还得再浇一遍,这样浇灌的成本可能还抵不上多收的小麦价值。
  “所以一开始大家积极性都不高”,朱堂华说,“我还把地都浇完了,有的人家只浇一部分,保证自家口粮就算了,就怕钱花多了不划算。”
  王磊等基层干部提出,现在还没有进入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期,产量回旋余地较大,但后期天气形势仍不容乐观,要使抗旱浇灌落实到位保障粮食安全和粮价稳定,建议国家及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民抗旱经费的补贴力度,“不浇不补”,引导农民积极投入抗旱保丰收,防止消极抗旱情绪蔓延甚至出现弃田不顾现象。

  相关稿件
· 抗旱要保农民的钱袋子 2009-02-13
· “抗旱不值论”的来由值得警惕 2009-02-12
· 我国农垦系统全力做好抗旱促春管工作 2009-02-11
· 关键时刻要坚定抗旱救灾夺丰收的信心 2009-02-11
· 国土资源部通知:切实加强抗旱找水打井工作 200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