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为农民工保岗位、造岗位、送岗位
    2009-01-16    本报记者:马姝瑞    来源:经济参考报
   年关临近,经历着金融危机而陆续踏上返乡之路的农民工们这一年的脚步平添了一份沉重:面对企业减产、裁员、降薪等诸多不利局面,年后的就业、“出路”问题牵动着他们最敏感的神经。
  来自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数据显示,该省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46万人,其中跨省流动就业人数在826万。为了掌握返乡皖籍农民工的具体情况,安徽省劳动保障部门此前对5000多名返乡农民工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提前返乡的主要有三类情况:正常返乡、主动返乡、被迫返乡。其中,因为企业破产倒闭、停产半停产而失业被迫回乡的农民工约占调查总数的40%,且人数还在上升中。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皖军”们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安徽可谓“绞尽脑汁”保岗位、造岗位、送岗位。安徽省劳动保障厅出台的政策中明确指出,当前稳定就业首先要“安内”,即积极稳定省内企业就业岗位。据劳动部门调查统计,今年上半年安徽企业将提供31.4万个就业岗位,全年预计新增岗位45万个,从而为一大批外出务工的“皖军”提供更多“家门口儿”就业机会。
  随着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合肥新桥机场、宁安城际铁路、合肥高铁南环线枢纽工程、合蚌客运专线等一大批重点投资项目也陆续开工建设。“为了带动返乡农民工就业,我们鼓励多用农民工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预计每一项重大项目的开工都将解决数千到上万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安徽省发改委劳动就业处处长余士好表示。
  他还介绍说,安徽省发改委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该省部分企业缺工数字在1万以上的技术工种有15个,需要各类技术工人超过44万人。“缺工现象在皖南经济相对较为发达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像黄山市的开发园区,几乎所有企业都面临技术工短缺的困难。”余士好说,“以往困扰他们的用工不足问题,现在应该可以通过农民工回流返乡而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同时也是农民工就业的新机遇。”
  作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第一梯队”,在安徽黄山市,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新的企业迅速崛起,用工需求日益增长,“招工”的重要性逐渐上升到与“招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农民工返乡于是成了当地政府和企业不借而来的“东风”。该市劳动部门迅速反应过来,启动了返乡农民工接待登记帮扶制度,并推出了“大篷车送岗位”、“返乡农民工现场招聘会”等活动,力争一举将返乡的农民工留在本地工作。
  同时,对于返乡农民工而言,危机同样意味着人生的一次“转机”,如何将这一庞大的就业群体转变为创业群体,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安徽省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全面实施“凤还巢”工程,“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在安徽已成为新的创业项目。2008年,这个省投资1.5亿元兴建了103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全部设在乡镇,为农民工提供场地、基础设施,辅以优惠的园区创业政策,以此来带动更多的农民工实现就业。
  相关稿件
· 吉林将打造"一小时经济圈"吸纳农民工就业 2009-01-16
· "把返乡农民工变成‘资源财富’" 2009-01-16
· 农民工退保增多凸显制度缺陷 2009-01-13
· 劳务输出大县为何未现“农民工返乡潮”[图] 2009-01-13
· 苏北倾力破解返乡农民工就业难题 2009-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