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不是在就业宣讲会现场,就是在赶往宣讲会的路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名毕业生的MSN签名如此写道。在数百万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即将踏入社会寻找就业岗位的前夕,充分做好求职前的准备工作,做好一名“学生”,甘当“面霸”,才能在求职过程中抢抓宝贵机遇。 “要找好工作,先做好学生,”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年级研究生学生陈硕的求职事先经过了精心准备。为了制作一份对路的简历,他反复修改了十多遍。他每天早晨6点起床,跑到学校的小树林苦练英语口语。在寝室里,他经常把总结好的稿子对着镜子念了一遍又一遍,包括面试时做什么手势,如何控制节奏等细节。为了克服紧张情绪他甚至还想到组织寝室同学进行模拟面试。 由于甘愿做求职的“学生”,当第一场招聘会走进校园的时候,陈硕的优势就显露无遗。在面试环节,恰好主考官的问题都是他事先准备好的,所以一路绿灯过关斩将,轻松签约一家商业银行深圳分行。 “求职并不难,有的同学根本没有做好求职前的准备,对用人单位不了解,对自己更不了解,仓促上阵,难免败阵”,陈硕后来这样总结。“在招聘会现场,我看到有的同学甚至简历都忘了带,面试的时候,不少人连一分钟的自我介绍都表达不清楚,高度紧张,显然他们没有做好准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市场营销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李鹏被同学戏称为“面霸”:频繁参加各种求职见面会和面试,他坦言:“我不是名校毕业,在武汉这样一个高校林立的城市,要想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我只有抢在别人前面做好充分准备,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机会往往属于有准备的人”。 据悉,大部分去武汉招聘的企业都选择去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李鹏为了争取机会,他每天带着十几份简历往其他高校跑。有时候上午在这个学校,下午又在另一个高校的招聘会上,中午饭就在公车上啃两个面包。一次为了参加在一家高校举办的宣讲会,他起了个大早,到达的时候招聘会还没开始,他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后第一个入场,后来由于前来应聘者太多,很多毕业生都没有机会入场,而就是在这次招聘会上,他得到了第一份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