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送券接连上演 危机下服装市场持续红火
    2008-12-31    本报记者:任沁沁    来源:经济参考报

  岁末,沪上各大商场集中刮起的打折促销旋风,多少驱散了因金融危机波及而笼罩在服装消费市场上的阴影,人们在寒冷中自愿排起长队,“松开口袋放开买”“买越多实惠越多”。

打折促销引来人气爆棚

  走进上海各大商场,“满300送300券”“买300折150元”的海报满目皆是,人流如浪潮般涌来,促销员高分贝的“特卖”声音敲击耳膜,让人们暂时忘记了正在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
  试衣间门口、收银台前、电梯上下,“排队”成为无一例外的“规定动作”。在上海梅龙镇广场,一名等待试衣的女孩气喘吁吁,手里抱着大衣,肩上搭着裤子,“排一次队不容易,索性把看上的衣服都带进去一次试好。”她说。
  上海南京路众多商厦自11月上旬起启动“百日营销”活动,用明扣或打折送券等方式扩大销售。12月6日、7日两个双休日,新世界商场销售额一举突破亿元大关,仅7日接待客流接近50万人次,逼近国庆黄金周日最高客流,日销售额突破5800万元。第一百货、永安百货、巴黎春天等商场也纷纷展开攻势,各类营销活动此起彼伏,面对不息的人流,部分店家只好采用“进一批,出一批”的方法分批入场。全场买赠的营销策略也吸引了不少男士,“平日里不爱逛商场,但这次倾巢而出也是明智之举,实惠啊。”一群时尚男士穿梭在人群里,格外显眼。

普通消费者蕴藏巨大潜力

  按照国家刺激市场拉动消费的策略,今年9月销售旺季,北京、上海、武汉等中国各大城市的零售企业都展开了强劲的打折促销活动,促销范围之广、让利之高实属罕见;素来不以价格战为主的百货商家也加入阵营。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金融危机导致许多服装企业资金链断裂,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量增大,通过打折减少库存,可以加快资金回笼,增加企业现金持有率。
  “金融危机形势下,最为重要的是提振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国内百货商场提前进入打折高峰、拉长消费高潮是适时举措,也可为明年积极筹备‘余粮’。”零售业专家、上海商学院教授顾国建说,“不过,竞争力强的商场应该开发自己的品牌商品,形成特色、个性,这样才具备更高的抗风险能力,对消费者形成持久的吸引力。”
  上海有媒体对目前出现的服装市场热购状况评论认为:一般来说,经济危机的象征,不仅是生产经营的萧条,更是销售的萧条。可是,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我们的市场只要稍微有一点价格松动,就出现如此热购的一幕,说明中国普通的消费者不是没有消费意愿,只是过去这种需求受到了相对过高的物价或过低的居民收入的压抑。

平价服装生意更加红火

  金融危机下的大规模促销,的确从某种程度上“解放”了消费者的“价格压抑”。实际上,这却不是它给消费市场带来的惟一变化。金融危机还改变了一些人的“购买习惯和态度”。“特色、潮流、低价”风格的大众平价服装市场也迎来了新的消费人群。
  北京的大红门、世纪天鼎,上海七浦路等服装批发市场,这些以往被白领阶层冷落的购物场所,现在被更多人注意。“生意更加‘红火’了,停车场每到周末便无虚席。”世纪天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余存表示,金融危机使消费者更加理性,不再花大价钱去购买高价奢侈名牌服饰;而当他们第一次把目光转向平价市场或街边小店时,却发现原来这里也别有洞天。“这有利于形成新的消费习惯和健康消费心态——不再以价位高低论身份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说:“如同适时出现的调整缓冲器,金融危机释放出高速发展时期积累下来的一些弊病。在这种危机的刺激下,政府相应调整经济结构、社会收入分配关系并出台拉动内需的政策,商界联动采取各种举措启动市场,老百姓的消费口袋将进一步放开,相信会有更多的‘红火’出现。”

  相关稿件
· 消费者应注意仔细查看服装类产品标识 2008-12-17
· 内需突围:休闲服装企业过冬对策 2008-12-12
· 内需突围:我国休闲服装企业“过冬”对策 2008-12-12
· 海藻纤维服装可预防皮肤癌 2008-11-26
· 纺织服装等出口退税率还将提高 200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