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水电]重庆:小水电走入穷途末路?
    2008-12-23    本报记者:王胜先 王金涛    来源:经济参考报

  直到现在,很多人对五年前小水电开发的火爆场景仍记忆犹新。2002年至2003年间,出现了全国性的电力紧张局面,一时间小水电企业蜂拥而起。小水电投资少,见效快,政府也对小水电实行“自建、自管、自用”的“三自”政策,即使赢利也无须缴纳所得税,鼓励其直接将利润用于小水电的滚动发展。

  如此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吸引了重庆当地投资者及大批浙江、广州的投资者来重庆投资小水电。不到两年时间,重庆小水电数量就增加了50%以上。但谁又能预料到,小水电命运会在五年后发生大逆转?

  重庆市武隆县观音塘水电站装机容量1200千瓦,2003年动工,现已停工。

  胡序亭前两年在重庆市涪陵区投资兴建了两个小水电工程,一个是清溪河一、二级水电站,另一个是岔河水电站,总共2000多千瓦的装机容量,但今年5月他却忍痛让工程下马了。他说:“看到那么多小水电要么停产、要么亏损,我哪里还敢往里头烧钱?”
  目前重庆不少区县在建的小水电工程多已停工。重庆市涪陵区停建了12座,巫溪县在建的36座小水电已停建30多座,其他各区均有在建小水电停工现象。
  几年前还炙手可热的小水电,现在成了烫手山芋。前不久,重庆市12个区县的小水电行业协会联合上书市物价局,要求调整小水电上网电价,拯救亏损严重的小水电企业。
  小水电是指装机容量在5万千瓦以下的水电站。据重庆市水利部门统计,截至2007年底,重庆共有小水电1083座,占全市发电装机容量的12.4%,占全市水电装机容量的47.3%。这12家协会涉及700余家小水电站,装机容量约占小水电的70%。
  风光一时的小水电似乎已走入穷途末路。据武隆县小水电行业协会对全县129家小水电企业2007年的上网电价调查情况,截至去年底,全县已投入使用的小水电站113座,装机容量达14.4万千瓦,年发电量6.463亿度;亏损面达92%,盈亏平衡的占4%,微利的占4%。
  彭水县小水电协会会长罗义坤告诉记者,他于2004年兴建金龙电站,总投入450万元,总装机容量120千瓦,于2005年5月开始发电,当年发电90万千瓦时,收入19万元。2007年发电量最高,发电260万千瓦时,收入53万元,不算工人工资及维修费用,仅贷款利息就达45万元(以信用联社的利息计算),余下的8万元根本不够成本费。今年1至9月发电量比去年同期少了1/3,估计总收入连还贷款利息都不够。
  据重庆市12家区县的小水电协会反映,由于小水电单机装机容量较小,投资风险较大,因此很难在工、农、中、建等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绝大部分水电站投资依靠民间集资(利息2至3分)或信用联社(1.2分至1.4分)借贷,贷款利息高,集资成本高,集资人员范围广。然而,小水电企业在2004年实行厂网分离后开始出现生存艰难,职工待遇大幅下降,一些投资者纷纷退出小水电领域。
  然而,对一些小水电老板来说,小水电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鸡肋”,想扔都扔不掉。尽管小水电亏损,但依然要继续运行,否则连贷款和借款都还不起。武隆县美隆水电开发公司总经理邵小麟说,目前重庆市大部分小水电都是私人办的,成本中都不包含老板及其亲属的工资,所以勉强可以维持。
  重庆市水利局水电及电气化发展中心主任曾晓辉认为,小水电处于存亡边缘的运行,会形成巨大的隐患:职工福利不能增加,技术改造和机电装备更新缺乏资金,安全生产形势会更加严峻。
  值得警醒的是,在各路资本涌入小水电产业之时,不少老板似乎并没有关注投资风险。商人追逐利润无可厚非,但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一些投资者对小水电发展前景却过于乐观,忽视了潜在风险——成本的上涨、利率的提高、收益的不确定……
  重庆市物价局局长苑鲁说,很多投资小水电的老板根本不了解水电,特别是在房地产热中赚了钱的一些人,他们听说小水电赚钱就把资金投了进来,对成本、风险等没有仔细考虑。这也和一些区县政府有关,很多小水电都是各区县政府卖给这些小老板的,在投资之前,往往虚夸虚报小水电效益,把投资者圈进来,而一旦卖出后,小水电老板们发现问题为时已晚了,就找区县政府申诉,然后被区县政府告知必须找电力公司和物价局要说法。例如,重庆市江津区有一个2005年建成的小水电站,卖给个人之前,都按最好的指标测算利润,遇到2006年大旱,就亏损了。到2007年好一些,但仍然亏损。
  苑鲁认为,在我国电力体制厂网分离改革前投资的小水电无法预知网改之后的风险,还有情可原。但是,在厂网分离后,投资者明知上网电价政策,却依然不仔细测算成本和预期收益,盲目新建小水电,这说明投资者追求利润的心情过于强烈和盲目。
  据业内人士分析,粗放的内部管理也是造成小水电目前窘境的原因之一。在厂网分离时,上网电价有利可图时没有人去关心电价成本,企业内部也没有人去核算,一旦经营紧张,管理又跟不去。数以千计的小水电基本都是私营企业,大多是家族式管理,管理并不正规,更谈不上精细。

    [相关文章]聚焦小水电的“电价之争”

  小水电企业将其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归结于上网电价低。前不久,重庆市江津、南川、武隆等12个区县的小水电行业协会21位负责人集体前往重庆市物价局,要求调高上网电价。然而,这项要求却受到国家电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的坚决反对,因为根据目前小水电上网电价水平,国家电网不仅无法获利,反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双方意见相左,令物价部门左右为难,处理起来相当棘手。

[相关评论]体制矛盾“卡”住小水电企业发展
 
  关于小水电,批评之声曾经不绝于耳,这种声音主要来自环保主义者,理由是部分地区的小水电过度开发带来江河断流、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而小水电也予以反驳,相对于燃煤发电而言,小水电已经够绿色的了。

[相关文章]小水电成了国家电网的包袱

  对于国家电网,如果不是有关法规要求购买小水电提供的电量,即使小水电上网电价再低,国家电网也可能会拒之门外。因为,小水电已经成了国家电网的包袱。
  来自重庆市电力公司的材料显示,前几年,由于重庆电网统调火电机组比例较大(约占80%),在丰水期为缓解用电矛盾也有一些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江口、彭水等一批大型水电站的相继投产,重庆电网的水电比例大幅提高,小水电由于其发电能力弱,调节能力差,安全隐患严重,不但不能为系统解决用电矛盾,而且给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据介绍,小水电的最大特点是装机容量小,调节能力弱。截至2007年底,重庆市小水电站装机容量在1万千瓦以下的约占水电业的62%,小水电站装机容量1万千瓦以下座数约占水电企业的98%。小水电站主要以径流式电站为主,80%的小水电站不具备任何形式的可调节能力,发电量不稳定,通常靠天吃饭,存在丰水期多发,枯水期少发或不发,可调节能力差。重庆电网大部分小水电建于上世纪80至90年代,发电机、变压器保护不完善,没有规范的检修制度,近9成值班员没有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学习。小水电出现安全故障后很容易造成事故的扩大化,影响农村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重庆市电力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绝大部分小水电经营者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不遵守调度安排,完全是按照来水多少,尽量让机组满发出力,在负荷低谷时段给电网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小水电在丰水期及无序上网状态造成了地方电网的调峰困难、电压控制困难,电能质量难以保证。

[相关文章]小水电能否发展自供区

  既然小水电成了国家电网的包袱,那么小水电能否发展自供区,脱离国家电网而生存?
  重庆水利局水电及电气化发展中心主任曾晓辉及重庆市物价局局长苑鲁均对此观点予以支持。他们认为,用电户和发电企业直接谈判,只要能保证用电户的供电负荷,而又能保证发电企业的效益就行。过去的电网改革过于一刀切,反而增加了供电成本及产供双方的矛盾。让大部分小水电拥有自己的小水电网和供电区,与大电网在某一点连接,以便充分利用其季节性电能,相互补充调节,小水电接近用户,输变电设备简单,线路输电损耗也较小。
  然而,发展自供区,在重庆市就意味着供电不稳定。小水电枯水季节不能发电,只能从国家电网买电。但小水电一般都建在偏远山区,从国家电网购电,需要投入很多资金建设输变电工程,这种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小水电站的投资还大。而且小水电发的电量和国家电网发送的电量不宜长距离输送,因为小水电线路往往老化严重,损耗比较大。此外,小水电为用户供电时往往电压不稳,线路故障多,令用电户感到头痛不已。更值得注意是,小水电一旦独立,就可能卖高价,而监管措施很难跟上。

  相关稿件
· 水能资源大省福建整治违规小水电成效明显 2008-01-04
· 广西北部地区乱建小水电站调查 2007-05-15
· 甘肃陇南五年投入9.5亿元开发小水电 2007-03-05
· 我国部分地区开发小水电引发生态争议 2006-12-27
· 小水电:上马发电易 上网卖电难 2006-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