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来信]考核干部不仅要看政绩还应看债务
    2008-12-02    本报记者:梁栋    来源:经济参考报
  现在评价一位干部,尤其是党政主要干部,往往是看他在任期内,GDP、财政收入增加了多少,城市建设搞得怎么样,社会是否稳定等。11月30日,记者采访河北省元氏县县委书记李义增时,他建议,考核干部不仅要看“政绩”如何,还应看在任期内产生的债务情况。
  记者发现,现在许多表面上“日子红红火火”,城市面貌一日千里的地方,实际上政府却债务累累。这些债务包括非银行机构融资、工程欠款、非工程类财政欠款、政府所属机构和事业单位欠款,甚至还包括为企业发行债券所作担保等。在这些债务中,城市建设欠债、借款往往占有相当比重。当然,不能简单说城建欠债借款都是不合适的,但也确有个别官员,为追求“政绩”,不顾当地实际经济承受能力,一味追求城建“大手笔”,从而造成政府巨额债务。
  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南政协原副主席孙善武,任三门峡市市委书记期间透支三门峡市15年财政资金搞城市建设;在任洛阳市市委书记期间大规模举债建设洛南新区,有人说他把洛阳市10年的钱都花完了。孙善武在任期内举债大搞城建的结果是,自己被提拔重用,官运亨通,老百姓看到路宽了、楼高了、绿地多了、城市美了而对其大加夸赞,甚至当孙善武由于经济问题被“双规”,部分群众对他不但恨不起来,反而表示“理解和支持”。报道称之为“耐人寻味的孙善武现象”。
  在如今并不少见的“孙善武现象”中,老百姓之所以认为自己在城建“大跃进”中得到实惠,认为孙善武之流官员有魄力有能力有水平,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政府为此欠了多少债,借了多少款,更不知道当“孙善武之流”升官离任后,后任干部面临的是一个多么难以填堵的债务“窟窿”。
  如何遏制这种现象?采访中,许多人建议各级政府每年应向同级人代会公布债务,考核干部应将其“政绩”和债务一同考虑。
  记者认为,政府定期向人代会公布债务并将其列入干部考核指标,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政务公开要求,有利于对干部进行全面考核,有利于群众了解当地经济社会真实情况,有利于政府在群众监督和参与下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相关稿件
· 浙江省决定将资源节约指标纳入领导考核 2008-09-23
· 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位列国资委业绩考核前三 2008-08-29
· 山西:规范医师执业行为实施定期考核 2008-08-22
· 广州:考核干部五成群众不满意摘“乌纱” 2008-08-22
· 40家中央企业上榜国资委业绩考核A级 2008-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