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关总署的精心部署下,大连等十几个海关密切配合,日前成功破获全国最大一宗出口镁砂走私案,彻底铲除了一个常年走私出口镁砂的团伙。 此案的成功侦破竟直接导致国际镁砂市场价格持续上扬。仅以重烧镁为例,其价格一度从280美元/吨涨至340美元/吨。与此同时,走私分子所采用的“假内贸实外贸”这一新型走私手法也引发关注。 目前已查明,走私团伙自2002年始至案发时共走私出口镁砂逾100万吨,其中2007年6月国家开征镁砂出口关税以来,累计走私出口镁砂36万吨,案值约4.6亿元,偷逃出口关税3500余万元;偷逃许可证招标费、镁资源保护费约1.1亿元,该案案值、涉税额之高、涉案货量之大为全国同类案件所罕见。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假内贸实外贸”的新型走私手法
本案中走私分子摒弃了以往少报多装、伪报品名、散货夹带等走私手段,采用了更为隐蔽的“假内贸实外贸”走私手法:明明是外贸货物却以内贸货物的身份运输。 首先,走私分子通过非法手段为走私船舶配备国内、国际两套航行手续。其次,组织货源,在此基础上走私船舶以内贸形式离港(对内贸船舶的监管不在海关监管职责范围内),逃避海关监管。第三步,当在船舶航行至公海时,走私分子涂改船身上的船名,使用先前申请到的国际航行手续,变身为国际航行船舶。第四步,船舶变更航行路线,驶向国外港口,达到走私出口镁砂的目的。最后,再加以伪装,以内贸船形式回国。 有关人士呼吁,建立由地方政府牵头,涵盖海关、商务、海事、公安、工商、边防、检验检疫和港务等多部门的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非法利益巨大刺激镁砂走私
据统计,从2003年以来,大连海关先后组织大型打击镁砂走私专项行动20余次,共查获百余起镁砂走私案,涉案镁砂98万吨,案值人民币8亿元,先后成功破获了803专案等多起镁砂大案,极大打击了走私分子的嚣张气焰,使镁砂进出口秩序得到有效整饬。但是,丰厚的利润空间引发走私分子不惜铤而走险。 以90型号的重烧镁为例,生产成本加上运输、装卸、代理等费用的价格在350元/吨左右,加上招标许可证费和镁资源保护费380元/吨,成本就上升至730元/吨左右。按金融风暴前的国际市场离岸价格,折合人民币约为950元/吨计算,正常贸易利润在200元/吨上下。一旦走私成功,走私分子获得的利润高达600元/吨。 为了保护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利益,1994年4月外经贸部采取了限制镁砂出口的政策,对镁砂出口实行了许可证配额招标管理办法,限制了镁砂的出口数量。但与此同时,受经济指标、招商引资额度以及地方保护主义影响,镁砂生产管理粗放,重复建设严重,造成生产规模、能力偏大,产量不断攀升,导致在有限的市场容量下供求严重失衡。在利益的驱动下,有限的出口配额和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进一步刺激了走私镁砂的欲望。
企业打政策擦边球规避管理
记者了解到,海关在实际监管中发现,近期由于国家对镁砂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企业打政策擦边球,规避国家镁资源管理的苗头凸显。 不少企业已经开始研究国家政策和海关归类技术,通过简单改变生产工艺、加入少量添加剂等办法,使原本应归入镁砂项下的商品,改变税号,以非应证非应税商品出口,达到逃证逃税的目的,造成镁资源大量流失。 目前国家仅对2519税号项下的镁砂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而对与其同属于镁资源的其他税号项下的商品,国家的管理规定却较之宽松。不少企业开始钻政策的空子,打擦边球,以逃避国家严格的出口管理。因此,有关专家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联合起来进一步整合镁资源类商品税号,将其纳入镁资源产保护的整体方案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