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11-18 本报记者:刘振冬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当前市场环境恶化,企业资金普遍紧张,大多企业将眼光转向了内部管理,通过强化资金管理降低成本、维持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还少有人知新行业——资金管理行业浮出了水面。
银联信日前发表的《现金管理业务:商业银行新的“掘金点”》报告显示,因为企业普遍存在的现金流吃紧问题,国内银行对于现金管理业务愈发重视,纷纷推出自己的现金管理品牌,抢滩国内现金管理市场,如工行的“财智账户”,招行的现金管理品牌C+,民生银行的“企业财务革新计划”,交行的“蕴通账户”,华夏银行的“现金新干线”等。不少机构庞大、下属企业和关联单位众多的大型企业企业也纷纷引入了资金管理信息系统。 国资委研究中心“国有大型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和风险监控”课题组专家、北京九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解洪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了资金管理业的运作方式。他说:“对于不少企业而言,现在可能是冬季,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这些大企业管好和用好手中的钱,顺利度过这个冬天!” “对于资金规模上百亿元、资金运作五花八门的大型企业集团,要想实现实时、动态的资金管理,不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几乎不可能做到。”解洪波告诉记者,资金管理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帮助大中型集团企业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们了解、使用、控制、运用好手中的资金。东风汽车公司较早使用了九恒星科技的资金管理系统。现在,该企业的财务人员只要轻点鼠标,就能随时了解全国各地30多家子公司每天的资金存量、每笔资金流向等关键信息,并通过子公司间的资金调度,大大降低了集团的贷款需求。仅仅财务费用一项,这家企业在开展了资金管理后,两年间就节省了2.6亿元。目前,中电投、鞍钢集团等一些央企也成功应用了这套资金管理系统。 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程伟曾认为,我国很多企业办三件事情需要三笔钱,跨国公司是全世界办三件事情只需要一笔钱。这样就能够节约资金成本,让资本快速增值。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企业也必须走出这一步。 解洪波解释说:“在很多世界五百强跨国企业,‘资金不落地’已成为一种普遍做法。依靠全球联网的资金管理信息系统,跨国公司的一笔资金能够在全世界各主要区域市场之间不断地循环再利用,以此节约资金成本,让资本快速增值。而国内很多大中型集团企业普遍存在着企业层级多、集团对子公司的资金控制能力较弱等问题,比较典型的情况就是存款和贷款、财务费用三高。即集团内有钱的下属企业将资金存到某银行获得利息,而缺钱的企业却同时向另一家银行(或同一家银行)贷款,这无形当中就等于增加了财务费用。而借助专业的资金管理信息系统,集团可以对下属企业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子公司有剩余资金时,可通过第三方金融机构向集团委托存款;缺乏资金时,可通过第三方金融机构向集团申请委托贷款,这样就达到了充分利用自有资金的目的。” 他最后表示,“资金管理的理想状态是企业的每一分钱都不在银行账户上沉淀,而是在发挥作用。这不单单是应用一项信息技术,更涉及企业运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方面的一系列变革。年轻的中国大型企业想要达到这种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