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外向型企业:困难期苦练内功待"暖春"
    2008-11-14    本报记者:陈冀 任力波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近日在东莞调研发现,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可测因素增多,前期部分东莞外向型企业倒闭的趋势仍难遏制,今年底、明年初将迎来较大规模的外向型企业倒闭潮。

真正的困境在今年底、明年初

  东莞玩具行业对能否渡过这个“严冬”最悲观。东莞市常平镇胜达制衣玩具厂董事长周志明介绍说,往年,玩具行业的旺季从6月一直延续到10月,10月底前一般都会把欧美市场的“圣诞订单”全部做完;11月开始到第二年的开春前是淡季,基本没有订单。
  东莞制鞋企业的“严冬”可能更长。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说,东莞鞋业发展每6年左右呈现一个周期,一般只要半年到一年就可以完成调整。但目前鞋业产能已经过剩,又遭遇这样的经济大环境,这次的调整期至少需要两年。“这个漫长的‘严冬’里,东莞制鞋企业的倒闭目前只是刚刚开始。”
  东莞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梁伟浩说,整体而言,东莞外向型企业目前已进入“死撑”状态,实力雄厚的企业尚能借助以前的积累熬过冬天,更多中小外向型企业的倒闭在所难免。今年底、明年初,应该是整个东莞外向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死时刻”。这种严峻形势不仅局限于东莞,在整个珠三角地区都存在。

业内预测可能出现的五种动向

  企业界高管和地方经管干部们分析认为,在国内、国际双重利空因素的影响下,国内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在这个“严冬”可能会出现五个值得关注的动向。
  一是“倒闭”。
  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叶春荣说,一些“不良企业”明知自己难以为继却仍苦苦支撑,不仅拖欠大量工人工资和供应商货款,还暗地转移企业资产,最后玩“人间蒸发”,留下一个空壳。这些企业最不负责任,恶意倒闭不仅遗留大量经济欠账,也使得经济问题转化为社会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这些恶果也往往由政府买单。目前这种情形在东南沿海一些地区时有发生,产生了恶劣的示范效应。
  据叶春荣介绍,前不久,山东100多家韩资企业一夜之间人走楼空。东莞合俊集团的倒闭也是如此,留下大量工人欠薪和供货商欠款。
  二是“关停”。
  面对“严冬”,有的企业无力苦撑,只好主动关闭企业,但在关闭前,这类企业不忘社会责任,会主动按照相关法律,清偿员工工资、补偿金以及供货商货款等。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说,协会已经建议会员企业清醒认识自己的抵御能力,如果确实存在问题,就应果断关闭。一方面,避免空耗,保存力量,等待时机成熟东山再起;另一方面,妥善处理企业债务问题,不遗留社会问题。
  三是“龟息”。
  叶春荣说,部分尚有能力“过冬”的企业中,已有相当部分采取收缩战线、以静制动的策略,选择留在原地坚守产业阵地。他们一方面大量裁员,关停部分机器,注重节省水电、办公开支,缩减外围投资,在提高资产优质化上下功夫,静待“春天”的到来;一方面积极通过商会与地方政府协调沟通,希望减免各种税费,争取各种临时政策和资金帮扶,休养生息。
  四是“外迁”。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受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等资源性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已有部分行业的企业正在寻找或已外迁到东南亚等国家。但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愿意外迁的企业较少。
  首先是一些已经外迁到泰国、越南、缅甸等国的东莞鞋业、家具、玩具企业,由于所在国文化差异、政局不稳、市场环境不完善等原因,企业运营和利润都不理想。如越南的行业产业链环境和市场配套远不如东莞地区成熟,劳工生产效率也较低,外迁企业运作成本增加不少,已有多家关闭。
  其次,由于目前企业仍处于困境之中,公司外迁的成本很高。如一个玩具厂搬迁之后实现正常运转一般需要一到两年时间,企业等不起。
  五是“内移”。
  “中央和地方政府一直都在鼓励企业产业转型升级,也许这一次经济困难将成为政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大同机械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邓焘说,部分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企业在目前的国内、国际利空因素下被挤压得几乎没有利润空间,中西部地区低廉的土地、劳动力成本也会吸引企业,但企业同样面临内移地产业链不完备、搬迁成本过高等现实难题。

企业应对最困难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业内人士建议,企业在最困难期应注意几个问题。
  ——克服悲观情绪,充分用好政策。
  记者调研发现,信心不足成了目前企业界普遍存在的障碍。业内人士指出,企业没有信心比企业经历困境更可怕,因而,企业应克服悲观情绪,信心十足地应对最困难期。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会相继出台一系列救市政策。如从11月1日起,国家回调了玩具、服装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又如东莞地方政府已投入10亿元财政资金作为“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支持当地加工贸易企业就地转型升级。企业应充分理解、利用、受惠于相关政策。
  ——收缩扩张战线,倡导节约行动。
  目前许多企业积极自救,大多采取收缩战线的“瘦身战略”来提高抗风险的能力。他们裁掉冗员,关停部分机器,注重节省水电、办公开支,缩减外围投资,在提高资产优质化上下功夫,静待“春天”的到来。
  ——冷静研判形势,寻找发展机会。
  叶春荣等人认为,“遭遇困难期反易成为企业提升内功的绝佳时机,这就要求企业冷静研判形势,在等待寻找新的发展良机中苦练内功。”

  相关稿件
· 东莞:“亿元红包”是怎么发的 2008-10-29
· 东莞镇村可自定土地流转机制 2008-10-22
· 东莞:企业“一年一签”的短期化合同减少 2008-10-20
· 十亿元助中小企业东莞救市值得借鉴 2008-10-15
· 东莞救中小企业补中有失 200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