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生产力:新技术革命惊醒中国[图]
    2008-10-10    作者:张健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这是一个改革开放后不久、上世纪80年代初“热”起来的话题。这是一个从技术热到经济、从经济又热到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话题。这是一个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深刻影响、至今仍在左右着中国发展道路的话题。

联想集团北京生产基地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

第三次浪潮:新技术革命

  按照奈斯比特的划分,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而今将逐步进入信息社会。
  改革开放之初,如果套用以往的政治经济学“术语”,更多的是体现在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农村的联产承包,城市的简政放权,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等等,无一不让人们振奋——确实,十年动乱让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主要的障碍是在体制方面,是在生产关系方面。但是,“生产力”方面怎样?人们也在寻找榜样,寻找动力。那时,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还很有限,生产力水平并不高的东欧国家,一再成为人们学习甚至仿效的对象;高级官员们出国考察,也曾多以这些国家为目的地。
  这种状况,到了80年代有所改变,人们开始把眼光更多地集聚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作为“领头羊”的美国——当我们寻求现代化的时候,怎么能忽视在科学技术上最为现代化的国家呢?
  作为媒体,我们找到了机会。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突如其来”地掀起了“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在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一时间冲来目不暇接的舆论浪潮,而《经济参考报》有幸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冲浪”,特别是影响极大的三本畅销书首先在经济参考报上向读者推介:
  1983年6月14日,经济参考报刊登了《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一文,较详细地介绍了美国经济学家奈斯比特的《大趋势》一书的主要观点——有些观点至今看来仍对是我们有所裨益——“我们仍认为我们生活在工业社会里,但事实上我们已经迈入了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主的经济社会”。
  按照奈斯比特的划分,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而今将逐步进入信息社会。他写道,1950年,美国只有17%的职工从事信息工作,而如今(80年代)已经达到60%;信息产业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产业。
  还有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把人类社会的几次巨大进步,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人类将迅速、无可避免地面对种种新技术、新产业形成的第三次浪潮的冲击。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也从新的角度揭示了发达国家面临的新挑战:工业化已经实现了,甚至出现了种种危机和弊端,社会如何面对工业化以后的种种问题和挑战?新的科技将把人类带到何种境地?结论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信息产业将使人类从工业社会的种种危机中,找到更适合人性发展的道路。
  新华社资深记者、也是这一时期关于新技术革命报道的主要撰写者之一张可喜后来回忆道:
  也就是从1983年开始,日本的“新产业革命”论和美国“第三次技术革命”或“第四次工业革命”论等在我国逐渐引起政治、经济、科技等各界的高度关注。自6月开始到年底,新华社主办的《经济参考报》不断发表有关世界新技术革命的稿件,总量多达310篇。该报把其中的5篇列为代表作:《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大趋势>一书介绍》、《美科学界人士谈第四次工业革命》、《托夫勒谈“信息化社会”》是关于美国的情况,另外两篇就是我的《日本经济新闻社为“新产业革命”大造舆论》和系列报道《日本“新产业革命”介绍》(共6篇)中的之一和之二——《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兴起》。该报关于世界新技术革命的系列报道在1983年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被授予“特别奖”。
  关于世界新技术革命这一动向,当时的国务院领导人在1983年10月做过批示,说这对我国来说“既是一个机会,又是一个挑战”。后来的“863”高技术发展计划便是为此而采取的对策,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8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南京开幕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科研人员在监控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运行情况

“产业革命”可能更准确

  全国五十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雨后春笋,高新技术产业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早已成为名列前茅的大产业。
  由于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局限,我们对产业革命似乎有更深刻的解释,“不好意思”轻易承认当时出现的“浪潮”实际上是有深刻社会影响的产业革命;决策层最终选择了“新技术革命”这一术语来称谓在发达国家迅速兴起的变化。回过头来看,可能用产业革命来定义这个给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创新更为准确,因为,这不是仅仅发生在某一技术领域的发现或发明,而是同时在一系列重要科技创新后形成了巨大的新主导产业,对人类生活方式、产业结构都产生了史无前例的影响和变革。它完全可以媲美英国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电力和内燃机为代表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对人类的发展而言,和以往的技术成就不同的是:前两次产业革命不论形式如何,实际上是用机械代替人手,而新技术革命则是在代替人脑、丰富人脑有了全新的突破;在此基础上出现的网络技术,更把人类推倒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互动、互知、互通的信息世界。
  与这股风同时吹来的,还有硅股、风险投资、产学研一体化等等。一时间,做中国的硅谷成为时髦,大学以加州伯克利分校为榜样,纷纷面向实际、面向商界,校办企业风起云涌。有名的中关村一条街,也在这个时期横空出世。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春先等7名科技人员率先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民营高科技企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之后,比较有名的公司有“二通二海(四通、信通、科海、京海)”,还有现在已经是国际化大公司的联想;一批自发创办的科技型企业相继诞生。这些企业在这个地方成立,是因为公司的这些科研人员大都工作和生活在中关村一带。这些人放弃了科研学院所较高的福利待遇,自己创业,首先尝试如何将技术产业化、商业化。到1986年底,中关村各类研发性公司已近100家,逐渐形成了闻名中外、以开发经营电子产品为主的民营科技群体“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当然,也有人送给它“中国硅谷”的美誉。或者可以说,没有从上到下对“新技术革命”的认识,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绝不会发展得这么快。即使从中国看,也不简简单单是“新技术革命”——全国五十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雨后春笋,高新技术产业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早已成为名列前茅的大产业。

3G“中国标准”TD-SCDMA测试和试商用在8城市启动

广州:市民发短信可实时查询路况

863计划: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开端

  今天许多重要的科技产业化成果,许多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产品,不少雄踞于产业领头地位的大企业,都得益于863计划,这确实是在生产力领域中极为重要的宏观决策。
  中国的发展不止于此。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小平同志亲自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经过广泛、全面和极为严格的科学和技术论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从此,中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863计划是在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关键时期,我国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历史使命。这表明,中国的最高决策层对科学技术发展在经济社会进步中的决定性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动员举国力量开展科技进步,有了具体和可行性强的措施。
  根据中共中央《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精神,863计划从世界高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高技术领域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1996年又增加了海洋技术领域)。也许是巧合,在我们“连篇累牍”的新技术革命报道中,在三本畅销书的主要观点中,所开列的主要高技术领域大致相同。
  在运行层面,国家每年都要为863计划投入千亿人民币以上的巨资。 同时,按照科技产业化的要求,863计划与以往的“纯”科技发展规划不同,首次提出了“由政府主导,同时鼓励企业的参与”。其中国家级的科研机关和各高等院校是科学研究的主导力量,而企业要加入863计划必须通过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严格筛选,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发展潜力,因此只有少数具有实力的企业才能作为该计划的承担单位。
  回过头来看,我们今天许多重要的科技产业化成果,许多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产品,不少雄踞于产业领头地位的大企业,都得益于863计划,这确实是在生产力领域中极为重要的宏观决策。
  80年代后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著名的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是这样论述的: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见《邓小平文集》第三卷)。这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意义作了精辟的总结,也为后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奠定了生产力基础。

背景链接

 

  ■ 1986年3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
  我国经济的发展能不能具有强大的后劲,最深厚的源泉也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世界新技术革命正在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把自己的主要注意力转到发展科学技术上,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正确的对策很好地利用这个时机和迎接这场挑战,那么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不仅不能缩小而且会扩大,在经济上技术上赶上发达国家水平的任务就越来越艰巨。

  ■ 1986年,“863计划”:
  我国从1986年3月开始的高科技发展计划。这个计划最初的倡议者是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4位老科学家。他们都是我国“两弹一星”最早的研制参与者,分别在核物理、光学、电子、自动控制等高科技领域有重要建树,驰名中外。
  1986年3月3日,四人签名的建议书送到了邓小平同志处。3月5日,小平同志作了赞同的批示。接着,经过200多位专家学者的充分论证和反复修改,经中央批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诞生了。

  ■ 1987年10月3日,新华社报道《首都出现一条高技术产业街——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据统计,这条街和附近地区新办的科技企业已有300家左右,涉及电子技术、生物工程、工程物理、自动控制等多种高技术领域。这为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 1988年5月,国务院发布《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
  以中关村地区为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区划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建立外向型、开放型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 1992年,邓小平“南巡”的谈话:
  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 2008年,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
  2007年我国电子商务的交易总额已经超过了2万亿元。2007年,我国农村网民数量达到了5262万户。目前,我国县级以上政府中96%的政府机构都建立了网站。中国境内的网站总数已经达到了192万个,中文网页已经达到了84.4亿页。

  相关稿件
· 全新的养猪模式正在形成新的生产力格局[图] 2008-04-08
· 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力争做到“三确保” 2008-02-21
· 赵新朝:老区解放生产力首先必须解放思想 2008-01-14
· “鲍莫尔病”与文化生产力 2007-08-03
· “和谐”也是生产力 2007-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