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问题属个案 地产信贷风险尚处可控范围
年中经济观察报道之三
    2008-07-22    本报记者:李佳鹏 陈圣莉 实习生:殷丹丹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最近,深圳房地产“断供”现象引发了业内外的普遍关注,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外人士和专家认为,深圳出现的问题仅是个案,信贷风险尚处可控范围。

深圳现象仅为个案

  “虽然深圳出现了断供情况,但北京尚未出现类似的现象。”一家国有银行北京分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明天地产副总经理陈云峰告诉记者,目前在北京出现“断供”的苗头一点也没有。陈云峰以他们做的两个项目国美第一城、明天第一城为例说,这两个小区一共有近12000户,从每个月的数据上反映出,不能及时还月供的仅有30至40户,比例相当低。而且不能还供的这些人还分为三种情况,1/3是因为没有时间或暂时不在当地无法还供;1/3是需要推迟一段时间;纯粹“恶性”不还供的还贷人数极少。
  与银行人士、房地产开发商的说法相同,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也认为,房地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深圳出现的现象仅是个案。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说,深圳楼市出现的“断供”等问题,并不是全国楼市的普遍情况,这与深圳房价上涨过快、投资炒房过多有关,不能把深圳现象作为全国的普遍现象。而且现在深圳房价已经回落了30%,基本回到了去年年初的状态,这种现象是房价的理性回归,不是坏事。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认为,房地产是一个区域性非常强的行业,深圳只是全国的一小部分,并不能代表全国的普遍状况。

多数地区房地产信贷处于稳定状态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信贷风险尚处可控范围。
  那位国有银行北京分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涉及房地产的信贷风险全部处于可控范围,虽然深圳出现了“断供”情况,但北京尚未出现类似的现象。无论是房地产开发贷款还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都处于稳定的状态,没有异常情况出现。
  北京开太物业保证有限公司佐证了这种说法。“尽管各地的房地产市场都出现降价促销现象,但是促销力度还是不一样的,只有深圳演变成了大幅降价,其他城市虽然也有明折暗扣,但类似深圳降价幅度高达30%的现象还没有出现。”北京开太物业保证有限公司总经理白钧说,只要房价不在短时间内迅速下滑,金融风险就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如果深圳的购房需求中,75%是投机投资需求,25%自住需求;北京则恰好相反,75%自住需求,25%投资投机需求;上海居中,投资投机需求与自住需求各占一半。加之目前北京和上海房价类似深圳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不大,也就不至于产生大量的负资产,进而引发断供潮。
  牛凤瑞认为,房地产业的房贷坏账、“断供”等问题并不会拖累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因为有关数据表明,中国房地产业的贷款仅占贷款总额中的1/7左右。与此同时,中国的房贷资产还属于优质资产,不同与美国的次贷。中国的房贷业务发展历史比较短,总体贷款额的比重还比较小,贷款主体属于信誉度高、偿付能力强的一部分消费者。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也表示,中国和美国的情况并不相同,美国银行的业务及资产结构大多集中在房地产、消费等领域;而中国则集中在项目、工业、企业的流动资金等。住房销售及个人按揭贷款的下降,甚至部分城市出现“断供”行为,直接对银行的影响是有限的,但这会对房地产开发商的销售预期及现实产生极大影响。因为买房人减少,开发商资金将难以回笼,资金链就容易断裂。所以,更大的风险来源可能出现在开发商身上。

有些问题仍需注意

  对于银行来说,房贷一直以来都属于优质资产,但专家指出楼市出现的一些问题仍应加以注意。
  顾云昌说,当前全国楼市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关口,今年房价上涨速度明显下降。到目前为止,从1至5月份的情况来看,全国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10.2%,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是由于“翘尾巴”的因素,去年上涨太快了。“与此同时,对于销售量明显放慢应予以重点关注,今年1至5月份的统计数据出现了十年来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首次双降,今年5月份比去年5月份商品住宅同比销售面积下降6.5%,销售额下降0.4%。这种现象在4月份时还只是单降,即只是销售面积下降了。未来会下降到什么程度是我们大家应该重点关心的问题。”
  他强调,当前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的销售额、销售面积比全国平均下降幅度还大,对此应该予以关注。因为房地产销售面积下降会影响到供应速度的放慢,供应速度的放慢又会影响到投资速度的放慢,房地产投资牵涉到几十个行业,会引起产业链速度的放慢,产业链速度的放慢则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速度的放慢。因此,他建议对于发生的现象要冷静地观察、思考,应避免楼市的大起大落,争取实现楼市的“软着陆”。一方面,政府应适度地鼓励有效需求、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开发商要调整价格,让更多的人买得起房,采用打折、促销等方式,至于下降到什么程度,应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
  牛凤瑞认为,房地产产业政策的主导方向应该是增加有效供给,而不是限制供给。同时,针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合同欺诈、囤地、过度炒房、偷税漏税、房屋质量问题等,国家应从宏观上加以进一步净化、治理。

  相关稿件
· 冷静看待当前房地产市场 2008-07-18
· 房地产救市:维护暴利的渴求 2008-07-18
· 房地产“救市”为时尚早 2008-07-18
· 房地产市场一周语录[2008-07-18] 2008-07-18
· 房地产市场是否到了救市关口 2008-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