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7-02 本报记者:苏万明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有关人士认为,二甲醚作为新型替代能源既清洁、环保又安全,目前我国也处于二甲醚能源化推广的有利时机,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进行扶持,促使二甲醚在车用和民用领域得以推广应用。不过有关人士也提醒,目前二甲醚能源化推广也需要企业界理性评估产业风险,合理扩大产能。 “现在,二甲醚能源化从技术等层面看已经是万事俱备,所缺的‘东风’正是国家的产业政策扶持。”久泰能源集团总裁崔连国说。业内人士指出,二甲醚能源化首先需要政府实行政策“松绑”以及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扶持: 第一,加强对二甲醚的宣传,使群众充分了解二甲醚。 第二,国家应尽快实验和制定二甲醚相关行业标准。在民用领域,应尽快制定二甲醚掺烧液化气比例等生产标准。在车用领域,应尽快制定二甲醚燃料机动车标准,使之成为能上市、能挂牌的车种。同时,目前仍需要由国家有关部门尽快牵头实验,使车用二甲醚燃料在效能、动力性、环保指标、技术工艺等方面尽快在业内达成共识,因为这项工作单独由一个企业做没有公信力。清华大学教授王金福等人士反映,二甲醚汽车一般可以先通过公交车、出租车或矿区内车辆等批量试运行。但将来推广使用时,需要进行运行线路规划、建设加气站等,这些工作将涉及消防、安全、技术监督、交管等部门,如果没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将进展缓慢。 第三,取消二甲醚在储、运方面的一些限制,如允许运输工具、储气钢瓶通用等。 第四,鉴于二甲醚在能源、环保等方面的作用,在其能源化推广使用过程中,可考虑适当降低二甲醚的增值税率,甚至像乙醇一样给予财政补贴。 不过,有关人士也指出,二甲醚能源化虽然前景广阔,但目前新上二甲醚项目也需企业自身的理性思考,才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高世宪表示,二甲醚作为替代能源,其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首先它应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是要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有序地发展这一产业,目前是否应“大干快上”还应慎重考虑。 专家分析说,首先,二甲醚作为一种新的能源替代产品,其能源化推广的外部环境仍需进一步完善。从二甲醚发展外部环境上看,特别是在二甲醚车用的推广上,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如车辆的改装及相关行业标准的制订等,需要政府和各个部委协调解决,需要多层面的配合和推进,这是一个企业和个体都不能够解决的。此外,企业也要根据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进一步加强调研,并规划好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煤炭、水资源等条件。在外部环境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二甲醚做大规模的市场推广,客观上还有一定的风险。目前企业上新项目仍需循序渐进。 同时,二甲醚在市场上能否推得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二甲醚进入能源销售系统将会与原有能源销售商形成竞争;与其他传统能源比,使用是否方便、老百姓能否接受;二甲醚将来与液化石油气、柴油的比价上是否依然经济;随着其它能源的发展(如深海可燃冰、油砂资源等),新的替代能源的出现,油品的供应可能出现较大变化,二甲醚项目的投资是否暗藏风险,等等。 其次,从二甲醚产业自身看,二甲醚作为新能源生产和推广时,还有待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投入产出的经济性等,确定一个合理的规模。从二甲醚技术开发程度上看,目前的状况是多种技术路线在同时推进,各有利弊,还没有非常成熟的技术,这就需要在降低二甲醚生产和投资成本的前提下,从经济性上和未来市场走势上,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产业规模,进行有序的规划、论证、发展和商业化运作。另外,煤制二甲醚需要大量的煤原料以及大量的水(生产一吨二甲醚需要2.5吨煤及10立方米水),这些资源是否已经足够支撑大规模生产二甲醚,也需慎重考虑。比如,在内蒙古投资建厂生产二甲醚,虽然煤资源丰富,但水源就是个问题,仍需要“量水而行”。 高世宪强调,在“十五”期间,对发展二甲醚产业,地方的积极性和热情非常高涨,但很多地方在上项目时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比如对市场在哪里、经济性和技术路线怎么样、资源到底从哪儿来等一系列问题并不很清晰,有一哄而上的现象,这些问题仍需要企业重视。 在目前情况下,有关人士建议,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逐步推广二甲醚应用于能源领域: 企业扶持方面实行典型示范。选择一些二申醚生产能力较大的、与市场联系密切、在产业选择上比较成功、拥有自己特色技术的企业进行扶持,以典型带动多数。 市场推广上实行以点带面。从应用方向上看,二甲醚用途广泛,当前可以以市场潜力巨大的民用燃料和车用燃料为主要推广方向;从操作层面上看,可以以县或市为试点单位,然后逐步推广。在试点地区,可以先建立小区集中供暖和家庭供气示范点,以及在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矿区等行业小批量推广车用二甲醚,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直至二甲醚能源化应用得到推广、壮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