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老化失修 粮食载体亟待“强身”
    2008-06-24    本报记者:董振国 许剑铭    来源:经济参考报

  夏收采访中,不少农民和基层干部认为,当前,粮食产区农田基础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历史欠账多,而依靠地方和群众的力量难以修复完善,对提高粮食产量非常不利。他们希望国家在扶持粮食生产时,重点加大对粮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尽快将失修的农田基础设施修好,以利于粮食生产稳步提高。

农田基础设施老损严重影响粮食生产

  记者在麦区采访时看到,不少地方路边沟里淤着泥土,一些沟渠的涵洞里堵着杂草垃圾。不少农民说,这些年农田水利老化失修。特别是鲁西南地区地势低洼,地里的排水设施损坏严重,一下大雨就发生涝灾,经常造成作物的大幅度减产。他们盼望国家能尽早把这些水利工程修好。
  定陶县仿山乡杜庄村农民张同理说,他家有两块麦田,一块收成好,亩产能打900来斤,另一块水浇条件不好,今年只能打四五百斤。最怕秋季下连阴雨,路边的排水沟修路时快淤平了,排不出水。有一年连续下雨,田里的积水都到膝盖了,玉米基本绝产。
  定陶县水利局局长孔令潭坦言:“现在农田基础设施还不如过去生产队时期,那时田间大路、小路沟通,引排水设施比较完善。这些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破坏比较厉害。近几年,中央惠农政策好,老百姓更加惜地,把一些田间道路种上田,沟渠也填了不少,粮田面积倒是增加了,可一下雨地就淹了。”

粮食主产区遭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难题

  一些基层干部反映,粮食主产区往往经济欠发达,地方财力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财政发工资都困难,更难以拿出钱搞水利建设。而国家这几年的投资大都集中在江河与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上,对农田基础设施的投资“杯水车薪”。
  菏泽市牡丹区副区长李利华介绍说:“我们区是菏泽的粮食主产区,预计今年小麦单产750斤,还达不到全省平均水平。这与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有很大关系。”
  孔令潭说:“我们县财政收入一共才一亿多元,发工资都有困难。常规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没有,有些项目只能通过水利局贷款,但是贷款数额有限,一般一个项目也就10万至20万元,有的只有5万元,根本不够用。”
  菏泽市水利系统的一些干部反映,农村“一事一议”是修建农田基础设施的一个渠道,但国家规定最多一年资金人均不超过15元,按一个工日三元钱计算,也就是五个工。“实际上,你要用人工也不现实。现在农民外出打工,一天能挣五六十块钱。你按一天三元钱,没人干。”

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一些粮食主产区基层干部认为,粮食主产区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但生产粮食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很小,而且由于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也受影响。因而依靠地方财力和农民难以搞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他们建议国家在扶持粮食生产的时候,重点增加对粮食主产区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基层干部建议,国家应根据粮食主产区粮食面积和产量确定扶持政策。他们认为,国家应根据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和面积,以及粮食调出量等指标,出台对粮食主产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扶持资金。
  再是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日工价。在农村筹劳基本不可能,大部分还是以资代劳,但目前国家规定的工日价格为每天三元,这个价格标准已远远不适应现在形势,实际上现在农民工日的价格已超过30元,两者相差10倍。因而,国家应根据现实情况,确定工日价格。

  相关稿件
· 关注"粮食走私"新动向 2008-06-20
· 林毅夫:世行正考虑建立国际粮食储备 2008-06-20
· 孟山都公司农业生物技术促进粮食增产 2008-06-20
· 欧洲粮仓乌克兰全面放开粮食出口 2008-06-18
· 大连杜绝粮食违规出口 2008-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