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季度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六大特征
    2008-04-29    新华社记者:杜宇    来源:经济参考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8日公布了全国104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从统计数据来看,当前劳动力市场呈现六大特征。

劳动力市场总体供大于求

  数据显示,104个城市中,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各类人员约501.8万人,而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约为511.6万人。
  本季度与上年同期相比,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增加35万人和24.1万人,各增长了11%和7.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副主任翟燕立说,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没有得到完全转移,城市还有大量下岗职工,每年还有新进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这些因素使得劳动力市场总体而言还将保持供大于求的态势。

东部地区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

  与劳动力市场总体供大于求情况不同的是,东部地区出现了相反的现象:需求大于供给。
  数据显示,东部地区的用人单位需求人数占59.2%,求职人数占57.5%。其中,81%的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
  与上季度相比,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地区劳动力市场中的用人单位需求人数分别增长了41.8%、26.1%和7.9%。
  与上年同期相比,这三个区域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也呈增长态势。
  翟燕立表示,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地区劳动力需求增长幅度较大,这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接受国外产业转移更为明显等因素分不开。

第三产业用人需求仍占主体地位

  数据显示,一季度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2%、39.4%和58.6%。
  从行业需求看,80.8%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
  与上季度相比,住宿和餐饮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上升了0.8个百分点,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需求比重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都有所上升,分别为0.8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

企业用人需求仍占主体地位

  数据显示,企业用人所占比重达97%,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仅占0.6%,其他单位用人需求比重为2.4%。
  与上季度相比,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有所上升;外商投资企业的需求比重比上季度略有下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

失业人员比重继续下降

  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的比重继续下降,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外埠人员的比重明显上升。
  数据显示,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46.9%,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41%。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下降了7.9和7.2个百分点;外来务工人员的求职比重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0.1个百分点和11.1个百分点,其中,本市农村人员的求职比重略有下降,外埠人员的求职比重明显上升。
  此外,统计数据显示,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性别无要求的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5.4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
  翟燕立说:“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下降,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性别、年龄要求有所放宽等现象,既体现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又表明国家实施的一系列积极就业政策效应开始显现。”

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

  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说,劳动力市场中高技能人才依然供不应求,中、高级技工需求缺口大。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要求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求职者占总需求的26.8%,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9%。在对高中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总量中,对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占59.6%。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对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增长了0.3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和高级技能人员的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较大,分别为2.25、1.84、1.78。

  相关稿件
· 上海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危机吗? 2008-04-25
· 纺织业:靠劳动力优势发展产业已经走到尽头 2008-04-16
· 造归属感比算计劳动力成本更重要 2008-03-25
· 新法实施之初 测温四地劳动力市场 2008-03-21
· 浙江:劳动力市场上“卖”的没有“买”的精 200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