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态”超负荷 减负何时“去根儿”
    2008-03-31    本报记者:张晓晶    来源:经济参考报

新华社 发

苦学苦得没道理没价值

  家长也有同样的呼声,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在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上给到会的教育局长、校长念了一封家长的来信:“我是一名五年级学生家长,因为考试科目过多,孩子每天至少要上十四五节课,在校时间长达12至13个小时。晚上还有大量课后作业,四门功课做完可想而知要到几点!看到孩子忍受这么大的压力,家长们虽然心疼,却无计可施,因为每所小学都是如此,不加班加点就会落后。”她呼吁:“让我们的孩子多一点休息时间,多一点睡眠时间,请救救我们的孩子,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目前学生这种“苦学”状态,一没有道理,超出了青少年身心承受的范围,二没有价值,这种“苦学”的结果既不符合国家期待,也不符合教育宗旨。
  孩子们苦得没道理、没价值,老师们也被应试教育束缚得没有了职业的幸福感。鲁西南一位农村语文教师说,他每星期上二十六节课,早上5点35分起床,5点55分领学生跑操,6点15分上早自习,晚上8点10分放学,一般9点还要呆在教室里。即使没有课,每星期还要呆在办公室里17节课以上。
  据了解,老师一年到头不离岗位,校长一年也只能休息几天,这就是高中阶段普遍的“教学生态”。在这种超负荷的运转下,高中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严重窒息了教育工作者的创造活力。
  张志勇说,基础教育应试化倾向太严重了。不少学校不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不按教学计划开课,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学;不面向全体学生,只针对升学有望的学生进行教学。不少学校把知识传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填鸭式”、“满堂灌”盛行,社会实践教育极度匮乏,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严重摧残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对旧有教育观念形成强大冲击

  新学期开始,山东部分中小学生的生活发生了明显变化:早上到校时间晚了,作业量小了,日常考试不打分了,部分高中取消了晚自习和双休、节假日补课。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一位二年级学生家长说,以前孩子每天回家要写一个多小时作业,现在没有书面作业,只有部分听和说的练习,基本上半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完成。以前早上7点50分上课,现在推迟了半个小时,孩子能多睡一会儿了。
  一位泉城中学的学生告诉记者,原有的早晚自习都被取消,学生一天只上7节课,下午4点40分,学生就上完了文化课,再参加30分钟的兴趣小组活动就放学了。济南五中在取消早晚自习的基础上,还缩短了上课时间,把原来每节课45分钟压缩到40分钟,以安排大课间,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济南市一所重点高中的高三学生闫然告诉记者,这学期开始,学校不再组织上晚自习了,周末两天也全放假,学生如果有疑问,学校安排老师通过网络在线答疑。“把课外时间还给我们,同学们都高呼‘万岁’!”他说。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开通的教育博客因为及时传达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信息,截至3月中旬,点击量达到170万人次,很多老师对这项改革欢欣鼓舞。一位老师留言说:“我在高中工作五年了,可是从来没有说双休过,只是一个月休一天,十一、五一也从来没有放过假。这项改革让我们看到了素质教育的春天,希望坚持下去。”
  与禁止加班加点相比,考试评价制度的变化更令人振奋。“素质教育关注的是教育过程,科学的教育评价应该综合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必须改革分数这个单一的评价方式。”山东省淄博市教科所副所长魏耕祥认为,山东此次对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治本之策。
  魏耕祥说,从拼分数到拼育人,这是教育观念的理性回归,育人第一,升学第二,升学任务必须建立在育人的基础上。仅从这一点来说,山东素质教育对旧有的教育观念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

减负需要跟进配套措施

  部分教育界人士和家长认为,目前山东推进素质教育的做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中小学生学习负担重的几个病根仍然没有根治,担心以后还会反弹。
  病根一:中小学课程难度太大。山东规定中小学要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开足开好课时,国家规定开多少课时就开多少,语、数、外等学科不能超,音、体、美等学科也不能少。但是,有的小学生家长反映,现在的小学课程难度太高,教学进度非常快,如果不在家补课,不参加课外补习,很难全部消化掉。也有的小学老师反映,改革还需要很多配套措施,比如教材容量、难度等都要相应降低,按照原来的计划,教学任务根本完不成。
  病根二:给学生的减负实际上是对老师的加压,而老师教学能力还存在明显的不适应。很多老师认为,要把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开足开齐,必须以提高现在的学科教学效率为前提,这对老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很多老师多年来习惯于题海战术、“时间加汗水”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水平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尤其是农村教师由于结构老化、培训缺失,面临更大压力。家长和老师普遍希望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病根三:家长、社会需要配套联动。很多家长反映,减负后孩子的空余时间多了,怎么合理安排又成了一个难题。泰山民族中学副校长宋文新认为,目前学校、家庭、社会衔接不到位,学校把时间还给孩子,孩子在这段时间里应该干什么?家庭和社会要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原来的青少年宫现在很多都没有了,社区里的青少年活动场所也不多,这样下去,把时间还给孩子只会让网吧和社会办班越来越火。素质教育是大势所趋,把孩子从学校里解放出来,家庭和社会一定要担当起教育和指导的责任。
  病根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滞后,阻碍减负落实。对于考试评价制度,山东在改革方案中已经有所设计,如不单纯以教学成绩评价教师,不以考试成绩给教师排名次,禁止炒作高考升学率等。但是由于落实的滞后性,部分校长、老师在执行减负制度时还有疑虑。山东省实验中学校长刘堃认为,从评价制度入手推进素质教育,是抓住了素质教育改革的瓶颈。评价制度不改革,素质教育就会受阻。

  相关稿件
· 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应提高 2008-03-28
· 教育投入不足是财政占GDP比重低? 2008-03-27
· 四成城乡居民认为教育花费不值 2008-03-24
· 一山区校长违规使用义务教育资金背后的隐痛 2008-03-24
· 在澳大利亚感受研究生教育[图] 200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