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土地市场腐败 上海实行"大卖场"式交易
    2008-03-03    新华社记者:徐寿松 杨金志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公开、透明的土地“大卖场”3月1日起在上海出现。今后,上海所有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等土地交易活动,都将通过土地交易市场这一平台进行,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规则、统一运作监管。公开交易的阳光将从源头上遏制土地交易领域的灰暗。  
  3月1日,位于浦东新区的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正式鸣锣开业。这是一个有形的交易中心,3000多平方米的交易区如同一个“大卖场”,集中归集和发布土地交易信息,公开实施土地交易活动。
  土地交易向来程序繁琐,资料驳杂。从制作出让公告到以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进行交易操作、公示竞得结果,完成一块土地交易要经历13个主要流程。每一环节的透明度都可能影响出让结果。
  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主任马韧说,上海土地交易市场所采用的交易流程有两个特色:一是对外充分公开透明。每宗入市交易的操作流程、进度安排、参与方式、注意事项,以及涉及竞买人接触的发放标书、勘察提问、受理申请、实施招拍挂等环节中能公开的信息,都要及时、充分地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对内严格实行模块化操作,竞买人工作模块、业务工作模块、配套工作模块、外邀人员工作模块四个模块各管一段,相互制约。根据电脑工作流程,每个模块的工作人员只了解本流程的工作情况,只有本模块的工作权限,工作完成后必须自动流转到下一模块。“我作为中心主任,不接触任何具体交易,连模块工作人员的权限也没有。”马韧说。
  在整个工作流程中,除了受理竞买申请人的头道工序,其他工序的工作人员都无法看到实际竞买人及其名称信息,看到的只有编号。并且,竞买申请人在不同的阶段,编号也是不同的:在受理环节,竞买申请人得到的是“受理编号”;如果资格审查合格,则得到一个“竞买人资格证书号”;在竞价交易时,证书号又换成了“竞价号牌”。也就是说,整个过程就是不断加密的过程。
  有趣的是,为防止专家、拍卖主持人等和竞买人“串通”,竞买场合的流程也设计了“密码”:在全市22个公证处中随机抽取一家,由公证处和监委随机抽取入库专家,专家和竞买人从隔绝开的不同通道入场,专家在内场,竞买人在外场,互不见面。专家如有疑问,竞买人作出书面回答显示在电子大屏幕上,整个过程不允许有人说话。
  上海市纪委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土地交易领域成为腐败案件易发多发的领域。这些腐败案件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利用土地出让过程信息不公开、交易不透明、程序不规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土地使用权出让牟取私利。上海落马的腐败分子中,不少人都在土地问题上存在腐败行为,如上海市房地局原副局长殷国元、原土地利用处处长朱文锦等。因此,对土地交易方式进行改革,建立统一、透明、规范的土地交易市场势在必行。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说,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对增强交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将起到积极作用,在体制上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在配置土地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减少人为的干扰因素,增强国土部门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相关稿件
· 土地市场降温对房价影响有限 2008-02-14
· 【地方楼市】广州:土地市场表现日趋谨慎 2008-01-14
· 潘石屹认为:内地土地市场确实存在泡沫 2007-12-13
· “三防”已经成为今年土地调控的工作重点 2008-03-03
· 制订“住宅法”,先修《土地管理法》 2008-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