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2-15 记者:王宇天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本报讯
日前,国内羊绒业界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受行业性诸多因素的影响,2008年国内羊绒市场依然存在多重变数,但羊绒原料价格总体仍能保持去年态势。 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绒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贾兴国介绍说,由于2007年国内羊绒制品企业大多采用小批量分散收购的方式,羊绒交易时间明显延长,到2007年底,全国羊绒存量只有1000多吨,不到年产量的1/10,这个存量水平虽然比较低,但属于正常范围。 据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绒毛专业委员会《绒毛信息》报道,2007年国内羊绒市场基本是一个平稳的态势,主要标志为:第一,市场交易平稳,没有争购抢购现象;第二,交易价格相对平衡,未出现暴涨暴落;第三,市场交易主体心态平稳,农牧民和经营者多数采取理性交易。 但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产业集团副总裁张全祥认为,2007年第四季度有一个情况要引起重视,就是山羊宰杀量远大于往年。一方面近几年绒价持续走低严重损害了农牧民养山羊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2007年后半年肉价大幅上涨,养绵羊效益大于养山羊。这将意味着2008年的羊绒供给量将大大减少,加之旧绒积存不多,供应将趋紧张,这将是决定2008年绒价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 张全祥说,2007年的原绒收购价基本稳定在每公斤240元至260元之间,折合成无毛绒的收购成本价在每吨61万元至66万元之间,无毛绒的实际成本价(含税、加工费用和银行利息)在每吨70万元至74万元之间。虽然在收购中期,部分地区有过跌落,但跌幅不大且持续时间不长,市场总体呈现出平稳的态势。目前,市场仍有零星的交易,价格在每吨64万元左右(折合成无毛绒的收购成本)。 张全祥认为,当前羊绒制品企业遇到的一个行业性问题是,由于外销价格不涨,原料价格难降,再加上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退税再次下降、贷款利率数次上调、劳动力成本普遍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利润空间一再缩减,羊绒制品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普遍陷入了丰产不丰收的境地,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羊绒制品企业纷纷将销售重点由国外转向国内。 有关专家分析,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出口退税进一步下调,银行利率继续上调,即使羊绒原料市场仍然保持目前的平稳态势,羊绒制品的外销价格也必然呈上涨趋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