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豆种植有望增加 预警措施仍需强化
    2008-01-14    本报记者:孙英威 傅兴宇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10年来,我国大豆生产经历了两轮市场价格的高低转换,大豆种植面积也随之大幅波动。2007年我国大豆减产较多、大豆价格大幅上升,造成供求矛盾进一步突出。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的部分干部和专家分析认为,我国政府去年出台了鼓励发展大豆的政策,今年大豆生产将有所恢复。未来应进一步加强“预警”措施,以避免大豆市场再次出现大幅波动。

大豆生产将在政策扶持下有所恢复

  针对国内大豆供应现状,去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加大油料生产扶持力度,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完善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市场调控等。记者在主产区黑龙江省采访时了解到,在政策的拉动下,这个省的大豆种植面积明年会有所回升,但面积增加幅度预计不会太大。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黑龙江省的大豆种植经历了两个波动周期。1993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近4500万亩,后因进口大豆大幅增加和市场价格走低等原因大豆种植开始缩减。2001年至2002年,全省大豆面积减至约3900万亩。从2002年起,国家政策支持大豆种植,大豆市场价格回升,大豆面积开始增加。2005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到6300万亩,达到了第二轮种植高峰。而2004年秋至2007年春季,大豆与玉米的比较效益发生变化,种大豆的效益低于种玉米,造成大豆面积连年下滑。
  黑龙江省农委生产处调研员杨玉明说,去年国家出台政策,继续对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种植高油大豆实行良种补贴,补贴规模由目前的1000万亩扩大到4000万亩。这对产区大豆种植业是一个有力拉动,预计今年大豆种植面积会有所回升,但受比较效益等因素影响,增加幅度预计不会太大。

扶持国内大豆产业重在三个环节

  记者在黑龙江省采访时,一些干部和专家在对我国大豆产业现状表示忧虑的同时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他们认为,我国政府应在市场信息、大豆储备、政策保护三个方面加强工作力度,以应对目前进口大豆带来的冲击。
  扶持国内大豆产业首先应建立起准确、及时的信息网络。长期从事大豆产业研究的专家周有金说,跨国粮商对全球农产品已基本形成垄断格局,拥有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优势,国内企业从他们手中购买原料,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都要慢半拍,必然受制于跨国粮商。我国政府应加强信息渠道的建立,加强信息指导,让整个大豆行业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供求形势和价格信息,让农民及时调整种植品种和面积,这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稳定国内大豆市场需要建立一定规模的大豆储备。中国大豆网总经理刘兆福等专家认为,应制定合理的收购价,在市场价格低迷时大量收购储备大豆,价高时抛出储备大豆平抑市场。同时,我国目前的国家大豆储备规模也不够大,更多是企业自留的库存,估计这些企业的库存能有300万吨,仅能维持全国20多天加工需求。
  扶持国内大豆产业应该强化政策保护。黑龙江省农委生产处副处长芦玉双说,这些年黑龙江大豆种植呈现出曲折发展的态势,除气候影响产量和市场价格外,政策是影响大豆生产的主要因素。去年以来大豆供不应求、价格大幅上涨给政府提了一个醒,应该放眼长远发展大豆产业,大豆少了时要扶持发展,大豆多了时也要采取措施保护农民种积极性。

民族大豆加工业应走国际化之路

  在跨国粮商的收购和挤压下,我国民族大豆加工业已陷入外资包围,生存艰难。专家建议,国家应采取一系列扶持措施,引导民族大豆加工业走国际化道路,成为拉动我国大豆种植、发展大豆产业的重要力量。
  周有金分析说,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民族大豆加工业企业关起门来自己搞肯定是没有出路的。企业应该走国际化道路,立足全球谋求发展。一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自己稳定的货源渠道,寻找到价格合理的主产区,保证自己原料来源,防止原料供应紧张时企业无货可收;二是要保证国际物流畅通。仅有原料基地还不够,必须要能装运回国。现在跨国粮商控制了世界上的许多货运码头,因此我国企业面临的形势就很严峻,但这又是企业生存的关键,解决不了这一环节企业就会被市场淘汰;三是真正了解CBOT的大豆定价方式,并熟练掌握和使用。掌握了这一环节,企业才能选择好时机收购、加工大豆,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
  刘兆福、周有金等专家认为,政府应创造环境和机会,重点为民族大豆加工业培养人才,使其既懂现货和期货,又懂营销和进出口,还要精通内盘和外盘。同时,尽快做好大豆发展长期规划,并利用国际贸易规则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在出台政策支持大豆生产时应进一步加强进口调控,在国内淡季时放开大豆进口,在国内收获时控制大豆进口,把握好进口总量和节奏。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