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智库]合伙企业如何加强合伙关系管理
    2007-12-14    作者:王棣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合伙企业的合伙关系非常重要,是合伙企业发展的前提,也是合伙文化的具体体现。应当从多方面加强合伙企业的合伙关系管理,提高合伙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

既是所有者、经营者,又是劳动者

  个人与团体的关系,是大多数合伙企业合伙文化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真正完整的合伙企业应该是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俱备。而每一个方面都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和对待合伙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精神。不正确处理这三者关系,就不可能形成一个整体,就不能较好地形成合伙企业组织理念和团队精神。
  合伙企业具有特殊性,大部分合伙人既是所有者、经营者,又是劳动者。合伙企业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合伙企业虽然按照《公司法》实行了公司治理,但是往往难以形成法人治理结构。这既是合伙企业的体制问题,同时又是合伙企业合伙文化中的基础部分。解决这个矛盾的可行手段,还是要依靠“共享的价值观”和“人本管理观念”,并要有切实的变革手段。
    第一, 推行民主化管理。合伙企业是“知识型组织”,是合伙人价值体现的载体,不只是个人或团体牟利的工具。合伙企业的有效管理和长远发展依赖于合伙人,这是民主管理的内在基础。从外部看,不断增加的机会和快速激烈的竞争,也迫使合伙企业的管理越来趋向民主化,因为这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唯一途径。
    第二, 重能力而轻级别。作为文化型合伙企业,合伙人的自我实现价值在于创造而不是在于权力,在于工作而不在于等级。知识和能力构成合伙企业的价值基础。因此,合伙人的报酬,应根据贡献大小而非职位的高低。这有利于淡化级别和地位竞争,净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合伙企业人文环境的和谐、协调与美好。
    第三, 核心层的自我超越。合伙企业是一项事业,将合伙企业做大做强是一种“境界”。合伙人们应该把握好自身的管理角色,实现自我定位、自我约束、自我实现,乃至自我超越,惟一需要做好的就是使合伙企业内资源各得其所、各尽所长,使合伙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他应得的经济的、社会的和自我需要的满足。

合伙人间的关系要像家庭成员一样团结

  “关系”在儒家体系里一直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笔者曾对许多合伙人进行调查,他们绝大多数人认为“关系”在日常工作中起很大作用,而且年轻人更注重关系。实际上,功利关系近期传播很广,所谓“功利关系”意思是利用个人关系去谋取利益和达到目标。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林语堂认为:家庭和他的朋友形成了一个坚实的壁垒,对内精诚合作、互相帮助,对外则比较冷漠、防范于人。我们发现被调查的合伙人绝大多数不相信外人,而且大部分人承认他们喜欢利用关系。
  基于我国的合伙文化环境和现实状况,有必要在合伙人理论和实践中加强合伙关系的管理。合伙制会计合伙企业应当视员工和合伙人为伙伴,做事大家一起协商,而不是上下级行政命令。做合伙企业的老总也是在做人,人做不好,合伙企业更做不好。培育合伙精神与提倡适度竞争是辨证的统一。合伙企业既要提倡合伙精神,又要有一定的竞争气氛,决不能强调一个侧面,否定另一个侧面。所以,强调合伙精神并不是否定竞争,竞争并非“窝里斗”。在适度条件下,保持竞争是有益的。

科学管理合伙关系的建议

    1. 以强化“关系资产”的管理改善合伙关系。关系资产对于合伙企业而言,其内涵主要是通过互信合作,提高合伙企业的价值。这是狭义解释。广义的关系资产是合伙企业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和壮大,就必须完善地处理和协调各方面关系,提高资产质量和效率。
    2. 以创造性思维方式改善合伙关系。如何使每位合伙人人尽其才,将成为合伙企业改善合伙关系中最重要的组织部分。以创造性思维方式改善合伙关系,就是要根据变化了的环境,在制度理念和手段上不断创造,以更现实更规范更科学的方式,调整各种合伙关系。
    3. 以战略的眼光改善合伙关系。合伙人之间、合伙企业之间必须改变传统竞争观念。获得竞争优势并非你死我活,两败俱伤,而是通过合作达到双赢或共赢。合作意味着合伙,意味着合伙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4. 以合伙文化为基石发展持久稳固的合伙关系。优良的合伙文化是一种力量,表现为合伙人之间的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和辐射力。巧妙利用这些文化力,对改善和调整合伙关系将发挥积极作用。
    5. 合伙企业要组织好人力资源,树立重用人才的合伙文化。合伙企业的人力资源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合伙人的体质,二是合作人的智力,三是合作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合伙企业在用人问题上要时刻注意创造公平环境。
  作为合伙企业的领导者,要会“惜马、用牛、赶猪、打狗”。“惜马”是保护爱惜“千里马”,不能快马再加鞭,不能以“能者多劳”为借口,只用不惜,这样“千里马”的积极性就得不到持久发挥。“用牛”是合理使用“老黄牛”,这一类人的特点是默默无闻、踏踏实实,“不用扬鞭自奋蹄”。他们是多数,对这些人的利益,领导者要站出来说话,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赶猪”是对一部分惰性十足的人采取强制措施。这些人懒惰,喜欢占便宜,投机取巧。领导者就要制订相应的制度,与之针锋相对,不能“干的不如看的”。“打狗”是指对个别心术不正、不务正业者要惩处。这类人灵魂丑恶,行为卑下。他们人数虽少,但危害甚烈,领导者要对他们毫不客气,绝不手软。领导者只有这样用人,才能形成尊重人才、公平合作的合伙文化。

  相关稿件
· 企业家要顺势而变 2007-12-14
· 政策从紧不应成中小企业的冬天 2007-12-14
· 正视中小企业生存现状就是重视民生 2007-12-14
· 我国企业首获境外国家级大电网特许经营权 2007-12-14
· 食用油价还会涨中小企业行路难 200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