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专家:关键是落实好党对困难病人的关怀
    2007-11-26    记者:江国成 郭奔胜    来源:经济参考报
  据新华社南京11月25日电 “现在的关键就是我们基层要落实好十七大精神,通过我们医务人员的服务,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病人的关怀,让他们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肿瘤专家李桂芳在谈到十七大有关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表述时表示。
  “这次党代会更加关注老百姓的看病难问题。我相信,今后国家会投入更多的财力,建立更多的惠民医院,让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享受到党的惠民政策的关怀。”李桂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到这家医院来,就是冲着它这块牌子,为困难病人做点事。”
  今年9月,她从解放军454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位置上退休后,谢绝了多家医院的高薪聘请,成为南京惠民医院一名不拿报酬的红十字志愿者。“我身体不好,有糖尿病、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症,平时一直用药。”李桂芳说。
  问及待遇问题时,李大夫说:“很多人说我傻,但我不这么认为。我每天早上查房时,每当病人说他们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我就感到很欣慰,觉得我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人的价值不在于收入的多少,而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在她的帮助下,这家拥有400多名在职职工的二级医院组建了肿瘤科。她带领记者参观了肿瘤科添置不久的两套现代化医疗设备,其中一套价值近200万元的医疗设备。她自豪地告诉记者:“这套设备海军总医院也是最近才配备上。”
  “我希望用一两年时间,通过引进人才、增添新的医疗设施,把肿瘤科建成技术服务水准高的特色科室,让我们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设施和大医院零距离,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水平,我们每天都上培训课。”谈起做志愿者的初衷时,李桂芳轻声慢语地说,“我在部队工作40多年,工作期间,看到过不少农民和城市低保户因为经济困难,生病后不能接受正常的医疗服务。一些农民患者要卖了麦子、稻谷后,才能凑点钱看病。退休后,我就想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在退休前,她就经常去安徽和县等地参加义诊,有些地方还提出给她立塑像,被她谢绝了。
  当记者问及如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时,李桂芳认为,一方面,要适当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同时,医务界也要继续提倡奉献精神。只有这样,工作才会有乐趣。新闻媒体在报道医患纠纷时要实事求是、正面引导,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李桂芳告诉记者,2002年,针对当地社会贫困人群“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南京市成立了这家惠民医院。迄今为止,这家医院共接诊低收入患者八万多人,去年还为两万特困家庭提供了完全免费的基本医疗。
  在这家医院,由于地方财政的支持和医院的让利,低保人群不但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诊疗费、注射费等费用,还减半收取住院治疗费、手术费等,一般手术费用要比大医院少一半。对特殊困难群体减免幅度更大。
  李桂芳说:“有一个肺癌患者,叫罗义英。她老人家一个疗程下来只花了2000多元,同样的治疗在一些大医院就需要一万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