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7-11-08 本报记者:陈伟 高露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有关黄金周改革的具体设想虽然各有不同,但把我国的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呼声却几乎异口同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学者均表示,以立法的形式把我国传统节日变成国家法定节假日,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也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目前,我国虽然确定了部分法定假日,比如“元旦”、“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还有部分公民的节日,比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等,但恰恰遗漏了我们的传统节日,比如清明、中秋、重阳、端午、元宵等等。 法定节假日,是根据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或者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由民间来进行庆祝或者用于度假的一种休息时间。一个国家的节假日事关全体民众,在我们国家就事关13亿人民,传统节日不应该被忽视。 全国人大代表朱维芳认为,把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很有必要。她说:“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国家的历史传统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衍生了许多节日,比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元宵节等等。合家团圆、喜庆节日、拜祭先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是一种优良的传统。” 她举例说,清明节祭奠先祖,就是一个民族的认同,同宗同族;中秋节就是合家团聚、共赏明月;重阳节,就是孝敬老人;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等等。再比如,除夕是春节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被民间认为是春节最重要的一个“开幕式”。这些都是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并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 与此同时,朱维芳认为,全民同乐,建立一个好的和谐氛围,可以增强我们对文化的认同、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她说:“传统的节日,对于我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对于民族感情的培养和民族文化的弘扬,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蔡继明则认为,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现代意义,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意义深远。他告诉记者,清明不只是纪念个人的祖先,我们要祭奠整个中华民族,以及包括外来对我们中华民族起到重大贡献的人,缅怀祖先,继承先辈的遗志。中秋跟农耕有关,是“团圆节”,我们现在讲和谐社会,家庭不和谐,哪来社会和谐。重阳是老人节,我们现在进入老年社会,就有现代的意义,现代的内涵。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今天尤其重要。 对此,中央民族大学民俗专家田晓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把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具有节日特色的相关活动也会得以开展,生活更欢乐,社会更和谐,而且孩子们在学校或者家庭里也会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加对传统节日的认识。这些对提升传统文化,传播其丰富内涵显然都是很有帮助的。” 田晓岫的观点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的观点不谋而合。周孝正指出,把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绝对是一件好事。现在一些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圣诞节、情人节之类的洋节,我们必须疏导,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要高度重视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我国历史悠久,通过传统节日期间举行的活动和仪式,可以有助于解决年轻人传统节日意识淡薄、传统文化知识缺乏的问题,它应该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