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调整有利于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脉
    2007-11-08    本报记者:周润健    来源:经济参考报
  端午、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能否被确定为法定节假日,近来备受人们关注。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表示,节假日的调整合民心,顺民意,是对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利于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
  冯骥才说,中国人爱过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七巧节等等。从古至今,这些节日承载着人们美好的希望和祝福,被历代文人墨客反复歌咏。这些节日除了有计时功能外,更重要的是人们赋予了这些节日以一种特殊的价值、特殊的情感内涵和情感需求。但遗憾的是,由于这几天不是法定假日,人们不能充分享受到这些节日中所蕴涵的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
  拿春节来讲,中国人最伟大的创造就是“大年三十情结”。年的高潮就是这个大年三十。三十晚上过不好,这一年心里总有点疙疙瘩瘩。年文化心理是无形的,但它深深地铭刻在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所以我们中国人每逢大年三十,即便在天南海北打工,也要赶回家过年。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个巨大和无形的力量就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五千年,合而分,分而合,始终是一个坚实的整体,就源于这种凝聚力,它内涵着共同的生活愿望,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以及优良的行为操守和道德传统。
  然而,当我们重拾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时,却发现传统节日的“味道”已被“商品狂潮”淹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在圣诞节、情人节互赠礼物,在必胜客、肯德基庆祝生日,很多人不知道年画、糖人,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
  冯骥才分析认为,一些传统节日之所以中断乃至消亡,实际上是它的精神内涵被人忘记,它的精神载体不复存在。
  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主任田青说:“我们现在的社会就像一个拼命奔跑的人,为了物质进步,我们踉踉跄跄、慌不择路,一边跑,一边丢东西,等我们跑到终点,不但发现爷爷奶奶偷偷塞到我们贴身口袋里的祖传宝贝都丢掉了,而且成为一个赤裸裸的‘现代人’,忘却了自己是中国人。”
  冯骥才指出,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传统节日,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传统节日的重要性,认识到了这些节日所蕴涵的精神价值。国家对节假日的调整就是为了让人们能有充裕的时间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通过节假日调整,人们不必在节日当天“人在曹营心在汉”,不必再下班后草草和家人吃顿饭,而是可以有充足的时间与家人共享团圆的喜悦和浓浓的亲情。
  谈及节假日调整的意义,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来华表示,把传统节日变成法定假日,是让这些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在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中继续美丽地存在并且发扬光大。不能“留下了手艺,失去了创意”,更不能“记住了日子,忘记了纪念”,只有这样,才能延续我们民族的辉煌和梦想。
  有关人士表示,一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如果后人不了解、不珍惜,甚至遗忘了,那是巨大的悲剧。而通过节假日调整,我们可以感受到来自历史的温暖,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相关稿件
· 法官指点劳动者如何打赢节假日加班官司 2007-10-12
· 俄《新消息报》:节假日别去医院 2007-03-12
· 调整法定节假日理应问计于民 2007-03-02
· 教育部严禁公办学校节假日和晚上补课 2007-02-08
· 我们该怎样应对节假日“保姆荒”问题 2007-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