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反映广大干部群众对党的十七大的热烈反响,及时报道各地各部门落实十七大精神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全面展示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开拓奋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精神风貌,新华社从今天开始开设《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栏目,集中播发本社记者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访采写的系列报道。
11月5日,东方明珠塔在晨曦中逐渐展露身姿。上海又迎来了新的一天。 这一天,距离十七大胜利闭幕15天。这一天中来自基层的4个场景让我们观察和体验到,上海这座中国最大城市在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路途上的努力与探索、梦想与喜悦。
差别考核:改变唯GDP论的模式
清晨,金秋的阳光,照在上海西北部嘉定区华亭镇金灿灿的稻田上。早起的农户在田间辛勤收割。 在华亭人眼里,这不再是一片没有前途的土地。 华亭镇毗邻江苏,其农业核心区被上海市以“红线保护”的形式,划定为长期农业用地,镇上原有的工业园区在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过程中也被归并。没有工业区、土地又有“红线保护”,华亭镇“赚钱”能力十分有限。过去在以GDP、财政收入为主要考核指标的体系中,华亭镇无论如何努力,总是倒数第一,严重影响了干部的积极性。 “华亭镇经济基础薄弱,全镇收入只相当于区内经济发达镇的一个大企业。原来那种唯GDP论的考核模式,考不出华亭镇的积极性。同样,华亭镇干部做了什么工作,也考不出来。”察看秋收工作的华亭镇镇长沈培新说。 从2007年开始,嘉定区对华亭镇进行“差别考核”,具体办法是:在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的考核时,不再搞“一刀切”,而是以华亭镇人代会上提出的目标任务为参考值,并追加对其农业园区推进情况考核。镇人代会目标在GDP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私营经济等指标上,比其他镇的平均考核目标均降低了一大截。为了解决华亭发展农业后出现的财政困难,嘉定区还对华亭实施了财政转移支付,扶持贫困村。 在新的“指挥棒”下,华亭镇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明确拒绝工业项目,专心致志地从事现代化农业。而在过去,他们很难接受无论怎么苦干都倒数第一的无奈,不少人埋怨:华亭镇为什么要搞农业?为什么不搞房地产?为什么守着这么多土地资源却赚不到钱? “差别考核”是上海告别唯GDP马首是瞻、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生动例证。在嘉定,除了华亭镇外,对全区其他镇、工业区和街道的考核也更加灵活。例如,在考核权重上,根据各镇、街道发展空间的不同、工作重点的不同作适当的调整。又如,在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中,12个街道全面剥离经济管理职能,集中精力服务于社区就业、社会稳定、社区养老及改善综合环境等社会事务。 在上海这个中国的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迈出了新步伐。
人大代表“点菜”:基层民主的生动实践
中午,南汇区惠南镇的几位人大代表吃饭时,还在忙着讨论这个镇的实事工程“点菜”内容。 从2003年开始,惠南镇决定实事工程项目,不再靠领导“拍脑袋”,而是采取“点菜”制度,由人大代表表决决定。从当年起,惠南镇每年将镇财政当年预算总支出15%的资金投入公共投资项目,项目选择确定的过程中充分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经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接受镇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建设结果由代表进行评估。4年来,“点菜”制度解决了32项群众生活中的急切问题,改善了群众生活,更贴近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 “‘点菜’制度反映了民心、民声,拉近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群众对党和政府更加信任了!”镇人大代表宣龙兴说。 宣龙兴是惠南镇黄路自来水厂厂长,他说:“黄路地区水网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20多年过去了,设备老化严重。农民都由乡镇水厂供水,水压不够,农民家里二层楼上的抽水马桶都变成了‘拎水马桶’,明显跟不上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2004年和2005年,经镇人大代表“点菜”,黄路地区水网改造连续两年被列为实事工程项目,镇政府共投资2240万元,于2006年4月完成水网改造,3万多名农民全部喝上了区自来水公司的水。 “现在水好了,别说是二楼,就是三楼、四楼,热水器、洗衣机这些电器都能派上用场了。”宣龙兴开心地说。 惠南镇的实践正是上海发展基层民主的一个生动缩影。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有话能说”“有地方说”“说了有用”,群众与政府的心贴到了一块儿。
人文气息,在高楼林立间氤氲
下午5点30分,闵行区虹桥镇社区文化中心图书馆已到下班时间,农民工刘国平和妻子纪芹依依不舍地把手中的书放下。 27岁的刘国平与25岁的纪芹来自山东日照农村,刘国平在画廊打工,裤腿上还溅着油彩,他在翻阅一本美术杂志。纪芹则在看一本《0-6岁婴幼儿完全营养食谱》,她努力记着,准备打电话回去讲给公公婆婆听——像很多出门打工的夫妻一样,他们把一岁半的孩子放在农村老家。 “美术专业书太贵了,我买不起。”刘国平说,这里图书馆对社会免费开放——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农民工。他每星期要来两三次,感觉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虹桥镇文化中心党支部书记张宝岐表示,图书馆有4万册藏书,每天都吸引大量农民工。事实上,为农民工提供文化精神食粮,是这个中心的工作重点之一。这里专门开辟了面向外来建设者的“虹桥镇外来建设者业余文化艺术学校”,培训教室、练功房、摄影工作室等一应俱全,免费提供各类教育培训。 上海打工者成立的第一个读书组织——“虹桥镇外来建设者读书会”也在这里拥有一间宽敞温馨的房间。其负责人胡一心说,每个星期天晚上,大家例行读书学习。读书会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成立10年来累计吸引了2000多名外来务工青年参加。 胡一心始终难忘的一件事是,一位名叫丁进军的江苏青年因为工作调整到上海远郊金山,依然坚持骑车4个小时赶到虹桥参加读书活动,每次读完书回到金山,已是凌晨两点多……“农民工对文化的渴求是何等的强烈!十七大报告中特地提到要‘着力丰富’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他们又是何等的鼓舞!” 这是上海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成为上海改善民生的一个重点;公益性质的社区文化中心成为每个街道、镇的基本硬件建设之一;正在举行的第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口号是“人民大众的节日”……这座以经济建设著称的城市同样在努力建设文化大都市。
金根发老人的“共建共享”
晚上7点,普陀区海棠苑一套一居室内,71岁的金根发与老伴丁根娣坐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收看着全国各地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报道。 “十七大开幕式那一天,胡锦涛同志作的报告,2个小时25分钟,我一句话都没漏过,越听越高兴!”金根发说。 金根发有糖尿病、高血压,老伴身体也不是太好,但两位老人单独生活,却很有安全感。他们退休工资加起来差不多3000块,但各种保障制度无疑使他们的退休金“增值”。金根发去年大出血,住院花了3000多块,医保报销了一半;丁根娣今年做了一次核磁共振检查,要800多块,自己只出200多块。丁根娣很愉快:“如果没有劳保,不敢去做这个检查。” 比较完善的保障制度提高了上海人的生活质量。金根发说,现在的社区医院免收7块钱挂号费,以前有小毛病尽量忍着,现在有病就去看医生。最让他开心的是,从今年重阳节开始,上海市实施了70岁以上老人非高峰时段免费乘车措施,“我家门口有8条公交线,以前很少坐,两个人出趟门,来回十几二十块,就是舍不得。”现在,他和老伴已经制订了完备的出游计划:要去城隍庙、外滩、浦东世纪公园……两位老人一直想逛逛远郊的南翔古漪园、吃吃小笼包,现在可以轻松走一回了。 金根发甚至不用担心出游迷路,因为上海市正在逐渐给60岁以上的老人家庭免费安装“安康通”或者“阳光呼叫器”,出现紧急情况,一揿机器,医院等部门马上就能获知老人住址、电话以及子女联系方式。普陀区已有9000多户老人家里装了这种机器,由于救助及时,11条生命获救。这种机器同时还有咨询功能,金根发常常用它来打听出游的最佳路线,称之为“会讲话的百科全书”。 退休前,金根发的工作是制造汽车零配件,现在老了“享受”汽车——老人就这么淳朴地理解十七大报告中的“共建共享”与“福祉”。 在上海,有无数人像金根发这样拥有越来越强的幸福感。上海正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近来的大动作包括逐步落实70岁以上无劳动保障的老年人可享有医疗保障和生活保障,中小学生和婴幼儿住院、门诊大病基本医疗保障等。上海市社保局办公室副主任盛祖欢说:“俗话讲,上有老下有小,现在老与小都获得保障了”。 夜未央,心正热。这是上海普通的一天,又是充满生机与活力、憧憬与信心的一天。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上海人民每一天都在朝着美好生活大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