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江阴建设走出具有民本特色的创新路径
从民本的视野出发 从群众的角度考虑
    2007-10-29    沈凡想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报讯 江阴市委、市政府日前在京举行幸福江阴高层论坛,交出了“五个民、五个好”的特殊答卷。有关领导、专家对幸福江阴建设立足民生高度赞赏,认为江阴市委、市政府重视民生的做法与十七大强调加快推进改善民生的精神相一致,具备前瞻性。幸福江阴指标体系设置上以百姓视角突出了人本特色,使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江阴在2005年率先跨入江苏全面小康市后,提出了建设幸福江阴的新构想。市委、市政府深刻意识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义,在夯实经济基础同时,要把更多关系民生的内容纳入政府考核和社会协调发展体系中。经过近两年的成功实践,江阴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本特色的创新路径,幸福江阴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民生实践。2006年,江阴用于惠民的各项财政支出达到七亿元,占到可用财力的15%,为历年之最,实现了GNH(幸福指数)与GDP同步攀升,江阴成为人人幸福、家家幸福、处处幸福的幸福之城。
  统筹城乡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创造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江阴建立起市、镇、村(社区)三级联网的集劳动就业信息化管理、岗位收集、信息发布、职业介绍等一条龙服务网络,建立起社区就业援助员和各行政村就业专管员队伍,实施了“4045“再就业援助行动和“121”再就业援助工程。今年以来,全市实现劳动力就业20015人,城镇失业登记率为2.82%,农村调查失业率为4.2%,为全省最低。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公平分享收益中增加群众收入,这是百姓幸福生活的物质基础。江阴建立健全起以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为主的“五道保障线”,形成覆盖城乡、“阳光普照”的社会保障新体系。全市各级推进产业集聚,坚持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工业企业成为岗位供给主阵地。一批大企业集团先后“试水”农业,形成工业反哺农业的“七种模式”。高效农业在成为增收主渠道的同时,出台各种优惠措施鼓励百姓自主创业和多元置业,提高城乡家庭的资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
  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注重城市交通“畅通工程”,这是百姓对幸福生活满意度的直观反映。江阴着力做好绿化和治水两篇“大文章“,出门500米就是一座公园、400米就能见块大型绿地,通过“文化建绿”,展示宜人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市魅力。“清洁家河“工程再现水乡风貌,近80万农民直接受益。从2006年起,分批组织实施老小区改造,加快发展和完善镇村公交,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通过完善提升城乡路网,进一步拉大城市骨架。目前城区主次干道已超过100多条,市政道路总度长135.56公里。农村路网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93公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社会全面发展中,提升人的文明素质和健康素质,这是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江阴把“强民智、健民身”放在突出位置,全力推进全民教育、医疗卫生、体育锻炼设施等社会事业服务体系的城乡全覆盖。教育资源不断优化,通过布局调整、扶持薄弱学校、城乡携手共进等办法实现了教育的高位均衡。被誉为“江阴模式”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过五轮调整与完善,惠农力度大幅提升。全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百姓形成了“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就医观念。“村村体育健身工程”全面完成,166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分布在各体育场馆和658个晨晚练点。在全省率先启动“幸福进万家·文化欢乐行”、送戏下乡活动,农家书屋、流动图书车等新型文化载体的建设,形成了一条覆盖城乡、便捷畅通的公共文化服务通渠。
  惠民举措不断,群众福祉增加,百姓得到实惠。调查显示,江阴百姓对自己的幸福感平均打分为86.29分,97.83%的江阴人认为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85.43%的江阴人感到心情很快乐。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