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5-28 记者:马平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本报天津电
来自全国各省市的260多名急救医学专家五月中旬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第四届脓毒症高峰论坛。与会专家认为,我国自主创新用于脓毒症和多脏器衰竭的中药复方针剂“血必净注射液”不仅填补了目前国内尚无对症治疗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药物的空白,同时也终结了中药无法进入世界急救医学领域的历史。目前,中药注射剂“血必净”已达到年产500万支,到明年将形成1000万支的能力。目前,“血必净”已达到年产500万支,到明年将形成1000万支的能力。 自1991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和危重病医学会联席提出脓毒症新概念以来,其理论研究方兴未艾。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是临床各科危重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多脏器衰竭,病死率高达30%至50%。据2002年巴塞罗那欧洲危重病会议报道,全球每年脓毒症的发病率高达3‰,每年脓毒症发病人数超过1800万人,并且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 几十年来,各国科学家在重症急救过程中发现,虽然抗菌素不断升级换代,但仍然不能有效治疗脓毒症病人和多脏衰病人。抗菌素在杀死细菌后,在细菌的凋亡过程中产生大量裂解物,这些裂解物产生的大量内毒素会导致全身炎性综合征,并引起肾衰、肝衰、脑衰等多种脏器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国急救医学专家王今达就开始用中药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大量试验,创造性地提出治疗重症感染性疾病的“菌(细菌)、毒(内毒素)、炎(炎症介质)并治”理论,最终,他从36味中药中筛选出了这种能够有效地治疗脓毒症和多脏衰的处方,研制出“血必净注射剂”。 据生产这一药物的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小青介绍,该药从临床前到临床研究阶段,最后到审批,一共历经11年。临床前研究做了六年,最后,赶在国家成立非典药物快速审批通道之时,因该药可以解决非典病人的内毒素血症而获批。 该药经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等多家国家临床药理基地临床研究证实,治疗脓毒症和多脏衰的有效率超过85%,居国际领先水平。去年5月这一药物还被国家科技部和保密局审核确定为国家秘密技术。 在产业化进程中,该药得到了国家、天津市政府在产业政策、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支持,但在实际销售中,却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如在产品招标中没有相应的特殊政策,在广东的挂网招标中,因产品价格没有达到其“一刀切”的政策而落标;金融机构在融资方面看重的是房产、土地等有形资产,但作为企业核心的专利技术却忽视,形成了国家政策与地方医药竞标等具体实施的严重脱节。 为了突破传统中药在提取和生产上的技术“瓶颈”,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药物的原料制备过程中,采取了最先进的生产方式,原料完全萃取。在质量控制上使用了膜分离和指纹图谱系统,有效地解决了中药存在的重金属和成分不确定问题。至今,其药物在临床使用中未发生一例副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