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桃花节将给各地“花经济”带来诸多启示
休闲经济不能靠“突击”
    2007-03-23    本报记者:丛峰 文/摄    来源:经济参考报

  没有明星压轴的盛大晚会、没有政府巨资的广告攻势、没有廉价凑数的邀请参观......这些在各地种类繁多的花节、花会上司空见惯的现象,在3月18日开幕的成都国际桃花节上,一样都没有。
  然而,当成都龙泉山上的桃花仍半苞半放,桃花节正式启幕不过两天之时,90多万游客就已经蜂拥而至,近3亿元的旅游收入被举办地龙泉驿区轻松纳入囊中。
  发展乡村旅游,挖掘休闲经济,成都国际桃花节靠的不是“突击”,而是良好的品牌意识和发展理念。这让许多前来“取经”的人既感羡慕又深为折服。他们认为,认真解读成都国际桃花节的运作模式,将对各地方兴未艾的“花经济”带来诸多启示。

从“卖桃子”到“卖桃花”

  对龙泉山的农民来讲,现在桃子没有花值钱。可几年前,他们并不这样想。
  书房村六组“花满楼”农家乐的老板陈家明,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种植桃树、梨树,也是最早创办农家乐的农民之一。他回忆说,10年前刚刚兴起城里人到乡下看桃花时,农民们并不乐意。因为这些桃树是他们一年的希望,收入多少全靠桃子卖得怎么样。
  “就算接待了那些城里人,也不让他们靠近桃树,担心把桃花碰掉了,影响桃子产量。”陈家明说,“有的农民用栅栏把桃园围起来;有的写上牌子:游人勿入,违者罚款;有的甚至故意在桃树上撒粪,弄得臭烘烘的。”
  可是,随着赏花人一年比一年多,消费一年比一年高,农民们慢慢发现,一棵树,“卖花”可能比“卖桃”更赚钱。陈家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棵桃树,一般能产桃子约50公斤,按市场价最多能卖300元钱左右;如果一棵树下摆一张桌子,接待10名游客,按最低人均消费30元计算,一天收入就接近300元钱,抵得上卖桃一年。
  算明白了这笔账,一些农户开始动手拆除篱笆,大张旗鼓地欢迎城里人与桃花“亲密接触”。与此同时,一些城市里精明的生意人,也敏锐地看到桃花巨大的旅游经济价值。当许多农民还吃不准搞农家乐到底能不能赚钱时,那些从城里赶来投资经营的人就成了“试验田”。在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下,这些承包商用事实证明了“花确实比果值钱”,从而撬动了整个龙泉山桃花旅游的市场开发,当地农民开始积极地栽种桃树、创办农家乐。
  目前,龙泉驿区桃花种植区面积已达220多平方公里,是全区总面积的1/3多,形成了桃花沟、桃花谷、桃花故里等多处重要种植景区。全区农家乐已达1049家,平均每户农家乐每年收入近6万元,其中3/4来自桃花,1/4来自桃子。
  龙泉驿区委干部李冰燕说,从卖桃子到卖桃花,既是农民的观念之变,也是他们从传统农民过渡为现代农民的转型之变,更是一产与三产脱离到一产和三产互动的结构之变。她说,全国许多地方都举办了桃花节、梨花节、樱桃花节等,为什么很多难以持久,或者农民增收不多呢?就是因为这些地方没有真正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从业状态的转型,仅仅是就花论花,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民的出路问题,只图了一时热闹。

从“政府办”到“市场办”

  看一下本届桃花节拟举办活动的“菜单”,许多人都会吓一跳:这得花多少钱!
  不错,成都桃花节设计的活动的确丰富多彩,大大小小累计百余项,时间持续近一个月,内容涉及经济、文化、科技、体育、影视等方方面面。其中,甚至包括场面壮大的万人交友相亲、千辆花车申吉(指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10万市民登山健身、汽车流行风尚展等等,花费实在不小。
  可是,成都国际桃花节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罗开敏掰着指头算了算,然后告诉记者:从头到尾,政府投入不到200万。“所有这些活动办下来,估计总费用高达1000多万元。可实际上许多活动都不用政府操心,企业、社会团体和商业媒体就抢着承办了,其中多项活动本身就是他们自己的创意和需求,还怕政府跟他们抢呢!”罗开敏说,“政府要做的只是举办一个隆重热烈一些的开幕式,做好交通、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协调工作,花的都是些‘小钱’。”
  从“政府办”到“市场办”,成都桃花节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办桃花节时,龙泉驿区政府也曾大包大揽,“恨不得能去直接拉客人”,投入巨大,效果一般。2004年的桃花节,他们共投资500多万元,其中曾一次性斥资200多万元,请来多位明星大腕,搞了一台轰轰烈烈的晚会。然而,晚会散了,游人没多多少,农家乐收入也没有增加。这使地方政府认识到:真正的“花经济”靠的不是一时的盛大晚会突击,而是创造一种老百姓喜欢的娱乐方式。
  此后,龙泉驿区政府对桃花节采取了放手政策,开始实行硬投入渐退,软服务跟上的战略。也就是说,政府从资金投入等方面逐渐缩减、退出,让企业和社会团体到这块休闲经济的沃土上唱主角。同时,将关注点和工作重心转移到管理和服务上,如修建景区观光道路、规划桃花种植区域布局、提高农家乐档次、培训厨师和服务员等。
  这样一来,政府肩上的担子轻了,企业也找到了用武之地。政府服务转型后,桃花节的组织和管理水平迅速提高,而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桃花节的活动内容变得空前丰富,载体也更新颖、更具有吸引力,龙泉的“花经济”终于进入一种良性循环,越办越红火。

从“闯名气”到“创品牌”

  1987年,龙泉驿区举办第一届成都桃花节时,当年游客仅为4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仅40多万元。然而,20年之后,桃花节接待游客人次已近300万,旅游收入4亿多元,是20年前的1000倍。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胡光伟教授分析说,从成都桃花节的发展来看,应该分成两个阶段,一是闯名气阶段。这让成都桃花节吸引到了基本游客量,旅游收入可能增加到了100倍;二是创品牌阶段。这才让桃花节拥有了与日俱增的游客量和1000倍的旅游收入增长。
  “成都把赏花做成了一篇休闲经济的大文章,而不是简单地卖卖饭菜和茶水。”胡光伟教授说,“现在,对成都来讲、对龙泉驿区来讲,桃花节已不仅仅是踏青游玩,而是融旅游、经贸、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是城市的一张名牌,是城市吸引力的一个品牌。”
  的确,成都桃花节在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后,也曾经一度面临着与其他地方花会一样的尴尬:由于花期季节性强,经营时间比较短,农家乐业主不愿意过多投资,接待条件难以满足游客要求,堵车、投诉、纠纷接踵而至。
  “当时我们认识到,仅靠一点名气支撑不了多久。要持久发展,就必需提高接待服务水平。”罗开敏说,首先,政府直接投资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其次,要求和引导本地农家乐业主不断改善接待条件,并积极引进外来较高档次的农家乐经营户;第三,丰富赏花品种,尽量做到一年四季都有花看;第四,开发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这些投入和改善终于让龙泉山的桃花更上层楼,逐渐把其他地区的类似花会甩到了后面,形成了一枝独秀的“桃花品牌”。
  今天的赏花者,可能就是明年的投资商。桃花节开幕当天,记者在桃花故里遇到了一位北京游客,他竟然已准备到龙泉山脚下买房,因为“想经常看到漫山遍野的浪漫桃花”。而龙泉驿区招商局的数据统计更有说服力:每年桃花节期间,约有近千中外客商来龙泉赏花、考察、洽谈,20年累计通过这种形式引进投资近200亿元,其中很多投资商最初就是奔着桃花节来的。
  “现在,品牌观念在龙泉驿已经深入人心。每年桃花节期间,政府所有工作人员手机的彩铃都会设置为‘桃花朵朵开‘。随便找一个农家乐老板,都能吟出几首‘桃花诗’。”罗开敏说,如果大家都有如此强烈和负责任的品牌观念,肯定也能办出和成都国际桃花节一样精彩的梨花节、海棠花节。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