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2-14 记者:刘振冬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 经济参考报资料照片 |
本报讯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13日在在参加“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表示,目前利率水平和整个经济金融指标基本相适应,是否有所调整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有网友问“近期是否加息”?易纲说,央行反通胀决心坚定,一旦有通胀的苗头会及时采取措施,包括公开业务操作、利率以及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他同时表示,总体判断,目前利率水平和整个经济金融指标基本相适应,是否调整利率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央行将密切关注CPI、其他物价指数和中国整个经济情况,包括投资、市场、价格的变化情况。
作为加息“风向标”重要指标——居民消费价格(CPI),去年12月份上涨2.8个百分点。有机构日前预测,今年一季度CPI涨幅将逐月走高并超过3%。市场普遍认为,目前已经进入新一轮的利率上升通道。
易纲表示,CPI是央行制定政策所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CPI在近期会略有走高,但2007年全年的CPI可以控制在3%以内。他解释说,去年11月、12月和今年1月CPI增长略高,主要是因为粮食价格的上涨。但粮价上涨主要是因为去年国际粮食减产,导致中国粮价联动提高。央行并不会担心粮价持续走高,粮价对CPI的影响可能是一个比较短期的现象。
易纲表示,除了CPI外,央行还要看很多其他物价指数,比如生产价格指数、零售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还会关注其他市场的一些价格。他强调,“当前利率水平是合适的”。
对于市场普遍关注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易纲表示,现在流动性确实偏多,可以用“过剩”表述。但央行在过去几年加大了回收流动性的力度,流动性过剩也只是在边际上的略微过剩。
易纲进一步解释说,流动性过剩主要是2003年开始的现象。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2000多亿美元是在2002年以前形成的,近7800亿美元是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四年间形成的。从2003年至今,央行买进了7800亿美元,投放了约64000亿人民币的基础货币。从2003年到2006年底,央行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大约收回资金1万亿元人民币。从2003年4月开始,央行发行央行票据收回流动性,目前央行票据余额已达3万亿元。此外,每年大约需要5000多亿的基础货币投放来保证经济增长,从2003年至今这部分基础货币投放也有2万亿元。因此,在边际上流动性略有过剩,但绝没有有些人理解的那么多。
对于加息传言导致的股市大跌,易纲表示,从理论上说,紧缩的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会有所压制,但五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紧缩都没有打压股市。总体来讲,货币政策的目标就是保持币值的稳定,对内就是反通胀、反通缩,对外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货币政策也关注资产价格,但对资产价格只是关注而已。这样理解货币政策和资产市场,包括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关系,大家就会保持一颗平常心。
有网友问,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是否意味着人民币还要继续升值?易纲表示,总体来讲,人民币汇率将基本稳定。
易纲解释,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和很多因素有关,包括和国际收支不平衡有关。调整国际收支不平衡要用一揽子的政策措施,如果仅用汇率工具则负面影响较大。一揽子政策措施包括扩大消费、扩大内需、增加进口;包括进一步开放市场,比如服务贸易市场;包括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到海外投资。此外,还要开展QDII,引导居民通过合格的机构把外汇投资到海外市场。使用一揽子措施调整收支不平衡,就可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