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力促我国企业当创新主体
    2007-02-12    本报记者:曹滢 刘璐璐    来源:经济参考报
    凹凸有致的彩色教科书、材质新颖多变的广告宣传画,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已不是新鲜玩意儿。可是谁能想到,由于我国一直没有能力生产高速、高效的印刷设备,要印制这些小东西,每年我国大约要花掉八亿美元,用于进口先进的印刷设备和核心机械部件。
    在上周五正式启动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内最大的印刷机设备制造商——北人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研制每小时八万份的大型印报机课题。这个课题作为机械工业联合会申报的印刷机设备制造技术专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完成后将带动机电一体化的装备制造业整体提升,使我国的报纸、彩色书刊、商业印刷、包装广告的印制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北人公司的总工程师杨振东告诉记者:“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呼吁,希望能够研制自己的先进印刷设备,在机电一体化领域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把我们这个行业最急需的技术攻关列入项目,是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最好的支持。”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十一五”期间在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础上设立的新的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体系。相比攻关计划,支撑计划更注重促进企业当自主创新主体,更注重支持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公益技术。
    据了解,“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发展纲要明确要求:“有明确产品目标导向和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必须由企业牵头或有企业参与。”首批147个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中,有1/3的项目由企业牵头,九个直接委托企业承担,95%以上的项目都有企业参与。企业在国家科技项目中有如此广泛和深入的参与,在我国还是第一次。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界一直受到产、学、研脱节的困扰。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绝大多数由高校和科研单位主持,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科研成果沉积在实验室,而没有很快转换为生产力;而企业和市场所需要的先进技术,往往又得不到科研单位的重视,产、学、研不对接,使得许多科技成果不能及时转换,无形中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
    如何把国家重点投资的重大科技战略研究方向,更好地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具体目标、市场的需求相结合,已经成为当前行政主管部门思考的议题。支撑计划汲取了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从项目遴选之初,就注重面向市场、倾听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呼声。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司长王晓方介绍,正像北人公司所承担的课题那样,“十一五”支撑计划的首批项目,是2000多名研究者经过长达两年的实地调研,从数万个申报项目中筛选出来的。这样做的目的,正是让政府、行业、企业获得“三赢”。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十一五”支撑计划中,首批项目安排国家财政拨款为73.5亿元,但这只是起引导作用。预计项目将会带动企业、地方、部门等社会力量投入近三倍的资金。
    杨振东说,北人公司所承担的课题将获得国家财政拨款100万元左右,但由于项目对他们的企业、行业意义重大,北人公司还计划投资上千万元。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笔资金将主要来自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
    “我们虽然是上市公司,但操作那么大的项目,要把筹集资金全部用于研发还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如果支撑计划能为我们搞贴息贷款或者引来风险投资创造些条件,那就太好了。”杨振东说。
    如何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自主创新,也是支撑计划作为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在制度建设中所要探索的内容。除了采用传统的无偿资助外,支撑计划将首次引入贷款贴息和风险投资的方式。对部分有明确产业化前景、能够形成一定生产能力规模的项目,采取贷款贴息的方式给予支持。对于支撑计划项目中未获得金融机构融资支持的、有明确产品导向的应用示范项目,引入风险投资或偿还性资助方式予以支持。这两项工作都将在今年开始试点。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