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消费需三思 健身热潮中深藏消费陷阱
    2007-01-18    新华社记者:魏梦佳 俞俭    来源:经济参考报

    花钱买健康,买来的竟是一堆烦恼。随着都市人越来越注重形体及健康,武汉各类健身房应运而生,“健身卡”消费也蔚然成风。记者调查发现,办卡消费看似实惠、方便的背后,还隐藏着不少陷阱,伴随着风险和麻烦。

层层设陷 百般“忽悠”

    目前,一些健身俱乐部为谋求更大利润,往往使出种种招数,在健身卡的办理、使用、退卡过程中设置重重陷阱,“骗取预付款”、“服务缩水”、“霸王条款”等问题让诸多健身者苦不堪言,却又常常无可奈何,消费者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虚假广告骗取预付款。2006年11月中旬的一天,黄女士前往汉口解放大道上“香水芙蓉”女子减肥健身服务会所,却发现店门紧闭,店主已逃之夭夭。黄女士称,她看到会所“花600元就能达到永久减肥健身效果”的诱人广告,8月份办了一张600元的健身减肥年卡,没想到不到三个月,会所就“人间蒸发”,再一了解,武昌的分店也都一并消失。
    装修歇业导致服务缩水。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办卡入会后,一些商家会利用停业装修、缩短营业时间、减少服务项目等方式,降低营业成本,消费者无法享受到当初商家所允诺的优质服务。
    “霸王条款”卡你没商量。朱先生花费2800元在汉口一家健身会所办了张48次的健身卡,然而由于工作调动,他只消费了三次。当要求退卡时,遭到该会所拒绝,工作人员以“会员在购买健身卡之前都阅读过会员合同,签字认可同时生效”为由不予退卡。一些经营者为规避风险常以所谓“最终解释权”面目出现,毫无商量余地。对于这些“霸王条款”,消费者虽然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健身消费维权遭遇“三难” 健身消费需三思而行

    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一旦感觉遭遇健身卡陷阱后,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非常麻烦,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有时甚至难以投诉,苦不堪言。据分析,消费者面对“陷阱”,诉求维权至少有“三难”:履约难、退卡难、追款难。
    面对健身消费中的种种陷阱,武汉工商局江岸分局球场工商所副所长欧阳涛说,消费者在办卡前首先应仔细考察企业的信誉、经营状态,尽量选择那些规模大、设备齐全、信誉好的企业,切忌选择太低价的;在购买健身产品时,不能盲目听信健身教练的意见,还要仔细查看一下产品包装是否合格,确实维护好自身利益。
    武汉市工商局武昌分局球场工商所副所长吴双建议,在购买健身卡时一定要签订书面的消费协议,并认真了解会员细则,明确商家和消费者的权利和责任,特别是注意健身卡终止和转让的条款,警惕是否有“霸王条款”;消费者还要将所签订协议的发票保管好,如果出现问题、协商无效后可向工商部门投诉,如遇到卷款逃跑、涉及欺诈行为,应及时与公安部门联系。
    欧阳涛也提醒市民在健身热潮中冷静地消费,很少有消费者能真正享受完年卡的健身服务,切忌贪图便宜,避免一次性交款投入太多,得不偿失。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