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反哺农村要对准“胃口”
    2007-01-04    记者:李荣    来源:经济参考报
    虽然上海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最高的,郊区实现的增加值占全市近一半,但上海城乡之间依然存在着不平衡,需要城乡互动,实施体制与机制的创新,为农村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相关专家表示,城市“反哺”农村应该对准“胃口”,解决农民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
    据资料显示,上海郊区实现的增加值已占到全市的近一半,2005年工业总产值更是占到全市的85%。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目前全市已有110万人参加了小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参保人数超过百万。合作医疗的参与率达到99%以上。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城乡之间依然存在着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拉大的趋势,2005年上海城乡收入相对差距为2.24比1,绝对差距达到人均一万多元。全市五万多个自然村落中,约有三成的道路仍然是砂石路或泥路,一半的行政村没有公交过境。郊区各区域之间发展也不平衡,经济实力强的村占三成,主要分布在近郊;收支基本平衡的村占一半,主要分布在近郊和中郊;收不抵支的村占二成,主要分布在远郊。
    上海正在建立和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郊区建设投入的力度,整合支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调整区域社会事业资源配置,加大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向郊区县倾斜力度。用于乡镇以下的市政、交通、水利、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的城乡比增至1比1。
    相关专家认为,现在的关键是不断加大的投资力度如何投才能对上农村和农民的“胃口”。要切实改变用“城里人”的想法来规划农村发展的思维定势,深入农村实际,虚心向农村干部和农民请教,因地制宜,切忌照搬照抄城镇建设的模式。上海市规划部门有关人士说,在郊区村镇的建设中,应该严格控制大马路、大广场的建设,要以自然、生态为基调,保持农村自然风貌,疏浚河道水系,多种经济林木,减少人工造景,不搞大面积的草皮和硬地。要切实提高农村的服务功能,应加快建设镇级的为农综合服务中心、卫生中心和文化中心以及村里的医疗室、老年活动室、便民店和健身点等设施,并配足服务力量。
    农民最关心的是就业、收入、子女教育、生老病死等切身问题。上海正在发展农村和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扩大“订单”培训规模,对农村劳力实施与城镇劳力相同的就业服务和就业优惠政策,建立农村“职业培训个人账户”,延长农业产业链,开发旅游农业、加工农业,拓展涉农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
    上海还在推动中心城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向郊区转移,实行校校对口支援,建立城区优秀教师、医疗技术人员到郊区农村任教、任职的交流制度与结对帮扶长效机制。此外,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也将逐步完善,推进不同级别医院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提高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使常见病、多发病在区域内得以诊治,并且定向培训本土化的乡村全科医生,改善乡村医生待遇。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