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6-12-18 本报记者:曾亮亮 葛素红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赵淑媛夫妇坐在炕上。半 年多了,她的骨折创面依然没有愈合。 |
|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中心医院里,到处可见到这张《合作医疗补偿标准》表。 本报记者 曾亮亮 摄 |
|
自2004年辽宁省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至今年10月份,全省44个县、42个涉农区和11个涉农开发区全部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1809.79万人,参合率84.19%。但在试点过程中,也暴露出医生开大处方、过度检查等问题。
沈阳市从去年6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市12个涉农区、县(市)和开发区,均以村为单位全面实施。一年多来,共投入1.1亿元用于农民看病补偿、城乡医疗对口支援及全面改善农村中心卫生院基础条件。目前,全市有210万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占农村常住农业人口的91%。
尽管辽宁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但是记者调查发现,大处方、过度检查这些城里医疗机构难以根除的顽症,同样也出现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增加农民负担、浪费有限的合作医疗基金。
辽阳市辽阳县沙岭镇兵马屯五组李纯林夫妇一大早就从家赶到辽阳市辽阳县中心医院看病。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年多了,这是他第一次到定点医院看病。“看病挺花钱,要是有小病,自己挺一挺就过去了。”不过,这次李纯林没挺过去,胳膊疼得抬不起来。
辽阳县中心医院外科医生诊断后,立即让他做CR检查,以便确诊。李纯林到划价处一瞧,拍CR片要98元。他赶紧回来问医生,是否有便宜的检查项目。医生回答,CR片最管用。他硬着头皮,交了98元去做检查。
李纯林告诉记者,这次看病花的近两百元,差不多够全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了。不过,门诊医生告诉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报销30元左右。“30元对我们又算什么呢?”他无奈地说。
一位乡镇卫生院的放射科医生告诉记者,CR是一种数字成像的放射技术,一般的骨折或扭伤患者,根本不用CR拍片。对他们而言,X光片是一种既经济又适用的诊断方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看病贵依然是农民的一块心病。
对城里人而言,一有病就赶紧去医院。可是在广大农村,由于看病费用高,农民的就医时间出现了峰顶和峰底的奇怪现象。康平县张强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孙艳楼告诉记者,峰底出现在每年春耕、秋收时节,峰顶在12月、1月到临近春节。“农忙时,大伙都想多干活、多赚钱,即使有病也得忍着。”孙艳楼说,到了春节,农民口袋里有了钱,才纷纷到医院看病。
方家屯镇镇西村三组赵淑媛一家五口人。今年初,她小腿骨折了,在方家屯中心卫生院花了一万多元治疗费,住院三个月。本来,她还应在医院继续治疗,可孩子阑尾炎犯了。为了省钱给孩子治病,赵淑媛只好自己出院在家疗养。东拼西凑来的钱治好了孩子的病,赵淑媛的小腿因没钱治疗,至今都不能下地干活,伤口的创面一直没有愈合。“我家真倒霉。今年家里苞米没卖出好价钱,还三个人生病,欠了一屁股的债。”赵淑媛感叹地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