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加大了扶贫攻坚力度,通过推进安居温饱、异地开发、劳务输出等重点工程,累计减少贫困人口近300万,40万特困农户告别了茅草房、杈杈房,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
总结经验,实施异地搬迁扶贫功不可没。根据云南省扶贫办的统计,从1996年至今,云南省累计投入近20亿元,使近50万农民摘掉了“特困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部分群众开始奔向小康。
投入近20亿元救助近50万人
云南省扶贫办易地处处长杨李告诉记者,目前,全省还有不少贫困农民处于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他们有的居住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有的人均基本农田不足0.3亩,没有可再开垦种植的土地;有的居住在石漠化程度达30%以上的干旱熔岩地区;有的居住在难以解决温饱问题的地区。
为了根本解决这些群众的基本生存问题,云南省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实施易地搬迁扶贫。杨李说,到现在,云南省共有16个州、市的94个县实施了易地搬迁扶贫,各地的移民安置区基本达到户均不低于0.3亩的宅基地、人均不低于一亩基本农田的标准,做到了移民有房住、有地耕、小孩有学上、生病有得医,并基本解决了安置区的通水、通电、通路问题,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了80%以上。
同时,云南省还利用易地搬迁的机会,以增加移民收入为核心,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培育了一批地方优势产业。据统计,至今全省共投入信贷资金三亿元,扶持移民开发当地优势资源,发展畅销的经济作物。
云南省扶贫办负责人说,实行搬迁扶贫,不但帮助了贫困农民脱贫奔小康,也改善了自然环境。当群众从高寒地区迁出后,这些地区可以退耕还林还草。据统计,每迁出5000人,每年节省的木材可折合72万元,相当于退耕还林0.9万亩。
人均年收入增加了300多元
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源乡高峰村的村民小组长张华感触颇深。2003年他们村被列入异地搬迁计划,安置在这个县的河口乡新村营,距离原居住地100公里左右。“我的老家条件很差。那里的海拔有3000多米,不通车、不通电,村民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土豆。后来土豆发生‘癌变’,连畜牲吃了都会中毒,村民们只能靠救济粮过日子。”张华说,自从搬迁出来后,他们全村人的命运都发生了变化。“像我家除了种四亩多玉米保证全家人的口粮外,每年还可以去县城打几次工,赚一两千元钱。现在,我们家不仅买了电视、音响,我还用上了手机。”张华乐呵呵地把手机掏给记者看。他接着说:“这不稀奇,村里很多人家都买了电视机,还有两三家装了电话呢。”
在张华现在居住的新村营,记者看到村里盖着57幢同样造型的砖房,每套房面积在80平方米左右,两室一厅,多数人把其中一间卧房拿来堆放粮食。每家的房前屋后都挂着晒干的玉米棒,门口拴着牛、马,猪圈里还养了几头小猪,一些小孩子追赶着小狗、小鸡在村里跑来跑去,非常开心。
张华的邻居王朝正说,以前他的两个儿子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远且不安全,现在只要走十几分钟就到学校。以前他们生病只能熬着,顶多托人到乡上买点药回来;现在村里就有医务室,每年只要交10元钱,就可以享受农村合作医疗,小病基本不用出村,即使有大病去县城医院也只要20几分钟。
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扶贫办主任马希贤说,搬迁后,这里的村民人均年收入从500多元增加到800多元,现在已解决了温饱问题。
三大难题困扰异地搬迁扶贫
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异地搬迁扶贫是一项涉及面广、投资大、政策性强的复杂系统工程,面临的困难也比较多。
补助资金不足是异地搬迁扶贫面临的首要问题。按照规定,县内搬迁每人一次性补贴5000元,但这笔钱对经济落后、地处偏远的云南而言只是杯水车薪。很多地方政府反映,这笔钱要用在盖房、修路、通电、通水等众多项目上,经常不够用,具体安置时,他们还要补贴一笔费用,动员各部门甚至全社会的力量都来支持。
征地难是摆在迁入地政府面前的又一大难题。现在的土地基本上已承包到户,要从已承包的土地中划出一些给搬迁户,“这等于从承包者碗里挤出点饭来。这需要花时间、费大力去重新规划土地,进行分配,安抚原住户。”一位曾负责搬迁扶贫的地方官员说,“但是如果给移民土地太少了,他们的生活无法保障,又会出现移民返回原居住地的现象,我们的工作就前功尽弃了。”
同时,移民落后的思想观念也制约了自身的发展。一位地方扶贫办的负责人说,有的移民形成了“等靠要”的思想,没有考虑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发展经济,整天想着天上掉下馅饼来。
记者了解到,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异地搬迁的顺利实施,但作为云南省的“民心工程”之一,省委、省政府已经在“十一五”中作了详细规划。“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省的特困农民将彻底摆脱贫困,重新开始他们的美好生活”。云南省扶贫办异地处处长杨李说。 |